宏杰论市---工系节前小躁动,农副成贸易受害者

发布时间:2018-09-19 13:25:15

工系节前小躁动,农副成贸易受害者

昨晚中国的贸易措施出台后,金融市场延续的是阶段风险释放的修复情绪。以汇市观测,商品货币对于美元反弹,争持不如预期严重是普遍解释。以股指衡量,主要股指中最弱的A股也出现了2小红,权重类弱振荡结构开始趋稳了,欧美股指都好像没发生过相关信息,东亚的波动横盘也暂无破绽。
所以从商品期货的金融属性角度,之前期待金融市场把商品带下来的,短线心理是小失落的。金融属性的表现,没有减分项,但我们也不敢说是加分项。商品属性的自身供需环节的差异预期角度,最担心贸易争持对产业链损害的有色系列品种,开始温和的弱反弹倾向,很多解释是节前备货的等待就是利用措施兑现来低买,所以开始备货的小躁动。那为啥不等下周的美元加息兑现后再买,部分的心理可能是,美元指数暂时的冲击效应减弱了,贸易措施都没弄下来,加息兑现怕再落空。所以上述产业备货心理的解释,潜台词还是认为中美边打边谈,出不了系统风险,因此普遍愿意按照区间振荡的低买操作。
中美的措施落地后,大家推算的后续押注筹码不多了,两边都不好all-in。但是外盘农副系列品种则几乎是全线被拖下水,这个又怎么来解释呢?这一轮双方的影响开始从供应链的工系向下游的农副加工品过渡,从生产原料向消费原料的影响过渡,而恰好今年老美的天气又太配合,所以农副产品的大丰收压力叠加贸易措施深入到消费环节,农副特优的各自影响就都开始发酵了。
今天国内商品系列的冲击环节整体围绕农系展开,这点与外盘形成互动配合。前两天的油粕节奏也开始切换,昨天我们没敢提出多菜油空棕榈,就是顾忌油脂三个品种每个价差1000元,今天菜油就开始当天棒的体现。昨天我们质疑油粕轮动的持续性,今天豆粕的区间受压也开始体现了。随着昨晚美棉的区间破位中期走弱,国内棉花远月的压力也开始释放。仅剩的农副强势品种只剩下苹果,早富基本面占优,晚富价格支撑有利的线索没变,横盘稳定性延续,这也是国内商品系列板块大类之中也会寻求的多空对冲体现,找基本面相对最有利的多,找基本面相对最困扰的空,多空配合更利于应对振荡消磨变化。
我们的同事讨论提出,现在看商品需要更注意博弈的精细化,商品各板块之间日节奏差异大极了,甚至同一类别板块也各走各的,商品选择和时机必须同时准确才行。以化工为例子:原油这个最上游,跟的紧的是燃油,且不以API,EIA精炼油库存增减为涨跌直接单一理由;沥青作为下游量产产品,其实也有自己的节奏,跟基建的需求淡旺直接相关,供应等等,才不管你原油涨跌;另外一个细分PP,塑料,PVC,又是一个循环套,买PP抛塑料,PVC没人玩;最后一个系列,PTA看上游PX颜色,观下游聚酯需求配合,暴拉1个多月,供需严重分离,行情很快从逼仓停检修演变成挺价失败,向下调整,上下幅度很大,你说跟贸易战有关联,几乎无,你说没关联?各种聚酯长丝短涤减产,不影响棉纺?那也是加税的内容商品。到底多直接关联,无法量化。
还有就是粕和豆子,从4-5月开始闹贸易战就扯不清楚,据观察专业人士都算不清楚账务。有人说1月份根本不缺豆,前提是下调了大豆总进口从9500-8500万吨,前半年已经进口叠加未来3-4个月船期总量,到1月份,够量略剩余。那多头这几天猛增猛抬啥意思呢?不懂。也许算法不同。
行业理性人士的争议提醒我们,商品市场开始进入情绪化相对趋缓,精细化差异提升阶段,单纯关注龙头不好,单纯看板块指数也效果不佳。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尊重品种自身的期现价差结构,尊重品种差异的资金主动性变化,更容易把脉,也更容易抓机会些。而且,节前的这种小躁动,节后未必还持续,倒时又可能翻转互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