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杰论市----国内临近主力合约换月的振荡窗口

发布时间:2017-07-27 11:03:00

根据上期所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细则规定,临近交割前的保证金调整方案是三步走的简化办法。交割前一个月的第一个交易日,提一次保证金;交割当月的第一个交易日提第二次保证金;交割前两天最后再提保至20%。这样的简化三步走提保处理,对于套保和套利的影响尽量减小了,而且方便客户记忆,以前多步走的方式确实容易增加记忆的复杂性。

国内商品系列除了有色金属中的几个传统老上市品种是主力合约依次换月之外,大多数品种都是根据现货供应或需求季节的变化,也采取了主力合约三步走的移仓模式。即1月、5月和9月(或10月),贵金属独特的采取6月和12月半年移仓的模式。这样,在绝大多数品种都还是9月主力合约的情况下,国内临近本周末和本月底,将主动展开的一个资金调仓动作,就是将9月当期主力合约的持仓,平仓兑现后,转到1月主力合约上面。因为9月主力合约在8月1号就集体面临交易所提高保证金的风控措施了,对于套利或套保的人来说,可能还会拖延到8月中下旬再考虑移仓或兑现,尽量享受期货到期的强制收敛机制,降低保值套利的跨套水差成本。而对于资管产品或普通投资群体来说,保证金效率和趋势跟随的流动性是他们最关注的,所以,本月底大家会自觉的进行9月主力合约的平仓并移仓到后一个主力合约上,相当于本场麻将过一次现,下一盘重新再来。

一说到移仓,客户对于期货水差的坑的认识,就会浮现出来。有色金属品种采取隔月移仓的办法,隔月水差可以被贸易商和套利盘理性的锁定,这个水差的坑还不明显。但有些品种或季节关系或供需错配的关系,导致的9月和1月或9月对当月的水差的坑,却摆在我们面前,很多老期货都不可避免的会去关注和寻求锁定这种坑的机会收益。
从期货近远月价差的移仓互动变化关系上,如果当主力合约换月的时候,9月和1月合约的价差不大接近平水,那自然对于移仓最简单,平掉9月然后再1月重新开仓,麻将搭子可以继续来,双方谁也不吃亏。可惜,我们说期货的水差是个坑,就是指,期货的9月主力合约和1月主力合约之间,通常不会这么好心的给平水结构。所以,对于证券类资金比较头疼的一点是,移仓要支付水钱,这让他们不太情愿和甘心。

目前,将近有一半的品种,9月低于1月价格,1月对9月主力合约维持正向升水,这种情况下,9月的保值空头换月到1月上,会占点小便宜,吃点移仓水钱,因为卖得更高了。但主要这种1月升水的价差不是太离谱,多头也会主动接受,他们可以从波段趋势延续之中再求获利,看的是势头延续的大头。对于这种情况下换月的多头主力资金来说,换月过程可以考虑的一个方法是,先在1月合约上短线抛空,与自己9月合约上的多头资金形成跨套的保护,这样,当换月过程平9月多头的时候,不怕价格会因为移仓羊群效应而回吐太多。等9月的多单平仓完后,对应平掉1月的空单保护,重新再1月合约上开多单,延续自己的波段追寻之路。所以正向价差结构下,保值空头吃水钱,9月多头得移仓的跨套保护,双方都能接受。

第三种情况稍微麻烦些,9月合约对于1月合约保持明显升水,这种水差结构通常的理解,是当期现货控制偏紧的体现,多头可以寻求在近月挤投机空头。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客户关注9月合约的资金是否还会持续增仓,如果持续增仓围绕9月不退,那初步鉴定的可能性往往是多头还想挤挤投机空头的水分,这类品种空头最好主动移仓,靠时间来寻求翻盘的机会。9月多头如果并不积极的增仓,也开始对应寻求移仓的情况下,反向价差结构的保值空头移仓要支付水钱,因为移仓后卖的更低了,多头移仓占便宜,且这种情况下,多头兑现移仓过程可能不会主动锁1月来保护,直接9月先卖个高价平仓,然后对应买1月的低价重新开仓即可。

有色金属品种的贸易商和跨套资金,在长期的移仓实践中摸索了不少的尽量减少换月移仓振荡损失的办法,国内自主品种系列的产业和投机资金,也可以向他们取经学习。只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几个移仓水差坑的品种,简单的照搬有色品种的移仓小细节处理,已经不足以应付,更多的需要从期现季节和供需错配等环节来考虑,看看能不能找到相对好的填水差的办法。

简单的对比提示是,国内移仓换月的几个关注水差坑的品种。胶9月和1月的正向水差这么大,多头咋弄?且胶的9月交割还存在仓单清理的时间坎,多9空1的资金是否有足够的盈利空间和价差锁水的条件,这是后续可能最值得关注的水差品种。鸡蛋也是新生代自主品种水差坑的一个代表,9月和8月的正向水差锁定有没有现实可能性,9月的正向升水对应的期现收敛机制到底如何收官,这也是国内畜禽类品种一个难得的学习观摩的机会。螺纹作为今年资金博弈的主打品种,后续在10月向1月移仓的过程中,是否会借鉴农系,先拉1月补贴水,为9月多头兑现和空头反抛1月提供换月条件,这也是国内自主品种的人气观摩代表。部分小品种如pvc之类,则需要留心9月还敢主动增仓背景下的换月软挤仓倾向,有色系的锌等,也可以列为陪同观摩借鉴的参考。
倍特研发:魏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