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杰论市----金融工作会议和二季度经济平稳的差异指引

发布时间:2017-07-17 14:19:42

今天国内公布的二季度经济增长系列数据,整体呈现的平稳超预期特点明显。不但二季度总量增长指标超出市场预期,而且除了房地产投资的环比回落外,其余主要增长分项基本维持环比还有改善的基调,这跟宏观分析师普遍预测的全年逐季走低的判断,形成了超预期的稳定的预期差的对比。而房地产投资的环比下滑,对应的又是房地产销售的环比改善,房地产风险化解的正面效果。当然,数据分析派还有一个法宝,我不跟你讲同比,我跟你讲基数效应的翘尾,从这个线索来考量,那么所谓前高后低的期待可能也没错,但不同的地方在于,经济增长内在风险化解和内生结构稳定基础之上的前高后低,与矛盾不断积累背景下的前高后低,对于投机情绪的引导差异会较大,甚至是正收益和负收益的差别。

对于上周末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各方结构的分析解读分歧存在。第一个解读差异是,货币政策去掉中性二字之后的稳健,到底是更偏紧还是不再偏紧,有争议。第二个解读分歧是,国务院层级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到底是混业监管的监管协调的新妈机制,还是更像是金融稳定与发展协调的长效机制。第三个解读差异是,坚持股市发展直接融资功能的定位,在将IPO与股指涨跌脱钩的同时,能否加强和如何补齐退市机制的淘汰优选机制,否则市场信心还是会受到较大影响。骗子进来不可怕,让进来的骗子能够及时被群众揭批又被顺利清退出去,这样股市的优选配置机制才会与直接融资功能形成前后衔接的稳定发展机制,不然股民讲对立,管理层讲偏重,市场投资者的共鸣就难达成。

本次金融工作会议在市场关注痛点方面,则基本点到了市场的关注点。首先明确了地方债务增量的终身问责制,这有助于稳定债务规模上限预期,也有助于倒逼投资增长模式的风险化解意识;其次,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把脉债务主体的结构风险主体,着重降低国有企业的债务杠杆,一模式一主体,两个都抓到了痛点。另外,对于互联网金融补齐监管短板的同时,还对于中小和民营金融机构的支持,寄望于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对于实体微循环的精准输血功能,这又体现了金融帮扶实体的本原定位,也是不忘初心的体现。

关键在较真和落实,地方投资驱动模式和国企的长期长子意识,是金融风险累积和结构矛盾的主线,终身问责制和细分主体的一降一帮,实践中是否会走样和难落地,这又将是后续金融市场的预期差博弈环节。

今天的市场表现看,我们看到股指的开盘落差失落,是投资者看对立的一种心态体现,主要工业品指数的开盘仓量配合正面主动,则是对会议抓痛点的正面认可。

如果后续痛点能够被较真落实,则我们对于大类资产的评断选择,可能会有一个中期再定位的分化。相对而言,股指和汇市会相对受益,当然股指的受益和相当部分股票的沉沦可能会更加突出体现,汇市的风险改善受益则体现在终于敢抓痛点,总量和结构主要矛盾的化解,会改善经济增长稳定预期和债务风险失控的担忧。

相对而言,债市和商品的受益会不那么可持续。从无风险收益率降低角度,债市下行冲击会被抑制,从市场风险化解角度债市的走升空间仍受限,回归新均衡无风险收益率价区平稳波动的期待。商品市场特别是工业品,新动能会受益于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平稳的支持,传统动能则可能面临投资驱动模式弱化和周期再平衡的压抑,商品市场的金融属性将降低,特别是以商品金融属性为债务风险接续的模式会受到终身问责制的压抑,而工业品在全球供应链金融中的新定位和新发挥,则是金融属性未来寻求的中国声音的体现,这个过程将更多只能在其他新兴经济体需求周期增长中才会体现。商品市场在15年低点区域趴一年,可能带来的是中国风险的全面爆发,但未来商品市场在产业链相对平衡区域趴几年,则不但是全球新兴增长需求的福音,也是中国供应链金融的中国主唱的正面旋律。所以,商品从美元定价,到中国需求周期主导,再到中美双定价协调的供应链金融主导,对应商品市场平稳相对平淡的基础下,商品的长期波动空间也会类似债市一样被限制,部分体现科技进步的累积效应。
倍特研发:魏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