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玉米产业大会主题演讲文字实录

发布时间:2016-09-19 13:17:30 来源:大商所

2016年9月13日 大连
 
(以下内容根据会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仅供参考)
 
主题演讲1: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重点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立群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又一次来到玉米大会,这个大会我也参加过多次,而且这次是在大连召开,刚才几位领导和嘉宾都谈到了,当前玉米的生产包括销售储备形势都有相当严峻的方面。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国的经济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的潜力也是非常大。所以我们想,比如说我们从玉米的需求来看,第一个是十几亿人民群众吃饭,把吃的方面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这个需求是稳定的。而且今后向绿色、安全、健康这个方面来努力,发展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另一方面和经济有关系,现在能源价格,从世界范围来看,是持续走的比较低,那么这种能源价格的低迷,对玉米的需求,我认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包括玉米的一些深加工产品,都和市场和经济形势有密切关系。所以下边就针对国家长期的经济形势,谈一些个人观点,和大家在一起来交流、讨论。
  
  首先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有望在今年基本结束。中国经济的增长,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增长的速度在持续下降。那么从2011年的9.5%,降低到2015年的6.9%;进入今年之后,第一季度6.7%,第二季度也是6.7%,进入第三季度以后,7月份工业增长率是6%,这个和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是持续增长。另外我们看到,制造业PMI比7月份提高了0.5个百分点。而且8月份的外贸出口数据大家看到,外贸出口是负增长2.8%,这个降幅比7 月份负5.5%,有一个显出入,而且经济增长明显加快。这个表明国内市场确实是在恢复的。首先表现在大宗商品价格,现在整体来看是在回升阶段,8月份长时间在-4%以下,环比最近这两个月,都是正上升的趋势。这样一些销售形势,大宗商品销售情况好转,对工业企业效益带来重要的支持。所以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6.2%,那么在去年同期持续负增长绝对下降的格局,现在包括像钢铁企业的利润,也都有明显的改善。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在过去多年来稳增长工作支持下,市场需求走稳,包括销售形势好转,包括企业效益恢复,这样一些变化,都已经开始。刚才也谈到了大连上半年增长5%,前年有可能达到6.5到7,它也是一个稳中向上的发展态势。
  
  所以这种情况,我想又支持我刚才的看法,中国经济在2016年不会像十二五期间那样下降,而是基本上走稳。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我个人的认识,比上半年高一些。所以这个根据要稍微的做一下介绍。
  
  过去几年,稳增长首先集中在稳内需,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让出口的形势空前严峻,而且持续严峻。那么这个严峻呢,就表现为外贸出口增长,是一个持续下降的趋势。到了去年是负的2.8% ,在这种情况下,稳定需求重点还是要稳定国内需求,那么在稳定国内需求方面,经历了一些探索,因为过去一些经验是扩大内需,短期最有效是扩大内需,在2009到2010年采取了一揽子措施,这个计划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政府高强度的投资,中央政府两年内4万亿的投资,政府投资总量超过10万亿,这种高强度的投资,确实使内需有显著提高,弥补了外需下降的冲击,保持了9% 的状态,但是它不好持续。第一个是财政的债务风险迅速扩大,到2014年的时候,已经接近20万亿。所以在政府财政债务上,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迅速增大的时候,我们依靠发债支持高强度的政府投资,这个持续下降风险非常大。
  
  另外我们政府高层的投资离不开银行,包括地方政府发债,主要是通过投融资平台,背后是银行的贷款,来支持政府投资。所以在政府投资迅速扩张的时候,也带来了银行贷款迅速扩张,所以2009年之后,我们货币发行量迅速增加,货币供给量的余额我们讲的M2广义货币供给量,在08年的时候,和当年的比值是1.58,但是现在已经是2,所以现在我们说,大家担心这个金融泡沫,很重要的和这种货币的存量过多有关系。所以我们高强度的政府投资,是需要钱,这个钱无非就是发债,无非就是银行大量的放贷款,而这些所带来的经济风险都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说,靠着高强度的政府投资,来扩大内需,稳增长,有效果,但
  是不能持续。
  
  所以我们在2012年之后,稳增长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那么这个新的探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稳内需的着力点从投资转到消费。那么在2012年以后,政府一直强调,社会政策要脱节,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基本民生底兜住,所以2012年以后,政府始终抓精准就业,始终在抓精准扶贫,它的重要意义就是,在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时候,政府首先要守住民生的这条底线。
  
  那么最近这些年,就业形势平稳,尽管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是就业的形势总体是平稳的,包括在大连年轻人找工作,如果是招聘方,应该是能够找到人的。最近几年城镇新增就业一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今年上半年是717万人,所以我们说,每年有700多万大学应届毕业生,500多万高职应届毕业生,城镇就业怎么安置,还有1.68亿外出务工农民,都需要在城市找到一个工作的机会。我们讲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在于这个收入,我们说居民家庭收入,最主要的还是依靠工作,依靠工资,真正靠理财、投资来形成财产性收入的人是少数。我们说三口之家,孩子到工作的年龄,能不能找到工作,就决定家庭的收入能不能改善。现在1.68亿外出务工农民工,能不能找到工作,也是决定农民务工收入能不能形成增长的关系。经济合理增长区间,下线就是就业形势的稳定,如果就业形势不稳,稳增长的力度就要加大。
  
  所以今年我们定了阶段性扩大财政赤字的政策,也就是我不希望经济增速继续下降。因为我们看到,在局部地区就业的压力已经相当突出。最近几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精准的搭配,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GDP增长虽在下降,但是下降不是非常的剧烈。我们从2012年的7.7%,到2015年的6.9%,在四年的时间内,一共下降0.8个百分点。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就业保证了,居民收入增长稳住了,增长稳定了,也就有多年的因素。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要以扩大内需为侧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它的效果现在看起来是越来越明显。而且可持续性比投资要高很多。
  
  当然,我们说就业的稳定,除掉政府稳增长的一些鼓励之外,也和一些客观的研究有关系。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集中在工业。但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基本平等,没有出现增速放缓。相反最近几年,快递和互联网相联系的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点。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业也就有了客观上的原因。
  
  我们说工业要提高竞争力,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装备升级,因此制造业升级,工业升级,不会带来就业,相反可能会对就业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服务业不一样,第三产业不一样。服务业的能
  力提高,主要还是要增加快递,快递装备水平提高,服务能力不会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说,服务业发展离不开人,服务业这样持续平稳的发展态势,对就业就形成了客观的支持。这些年不少从工业转岗的年轻人,在第三产业找到了新工作。比如从工人转到快递等等。
  
  这样来看最近几年就业形势,即和我们的主观努力有关系,也和客观的条件有关系。所以稳消费、保民生,确实见到了成效,即有主观的努力,也有客观原因的支持。所以我们看到,居民收入增长是总体平稳。
  
  那么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可比价格增长7.4% 。今年上半年增长6.5%,总的来说,经济增长是大体增长。所以在居民收入增长大体平稳的支持下,消费的增长总体平稳。这个图里展示的是2011年到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照可比价格月入同比增长率的曲线。那么从这个曲线来看,可以看到消费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没有出现增速放缓。它基本稳定在10%左右的增长,比如说今年1—7月份,消费同比,按照可比价格增长9.7%,也就是说GDP增长率现在是6.7%,不要小看消费,不要小看自己每天花上几十块钱,我们的人口去年13.73亿,每人每天花10块钱,全国每天就147个亿,所以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万元,而且消费这个需求,会引出不少的中间需求。比如说你去购买电视机、电冰箱,这些企业要组织生产,组织生产了就有很多相关的对生产资料的采购,包括吃饭,到餐馆去吃饭,或者自己做饭,涉及到这些食品,比如说买猪肉,中间涉及到饲料这样一些需求点,都会带动起来。所以消费品零售总额背后涉及到的需求,实际比它本身要大。
  
  所以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3.4%;也就是上半年6.7个百分点的增长大部分是消费贡献出来的。所以我们说稳消费、保民生,稳增长现在开始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这个作用是综合的作用。也就是说十几亿中国人,在基本正常的过日子,大家每天日常采购活动,大体平稳,从全国汇总起来,这样一个市场是不得了的。他对生活资料的生产,包括对很多生产资料的生产,都会带来稳定的指数。所以我们看食品工业,饮料工业,纺织服装工业,家用电器工业等等,这些与老百姓相关的生产都是稳定的,包括餐饮、旅游。所以我们说,2012年的增长,把稳内需的重点集中在消费,这个是见到越来越明显的成效。而且这个稳消费,不会带来赤字的效应,也不会带来货币投放,老百姓的消费靠的是自己的收入,所以我们是保就业,就业是企业给职工发工资,通过职工在企业的劳动来获得收入,所以这个过程,他在支持居民收入能力稳定的时候,并没有形成政府财政赤字的扩大,也没有形成货币投放。而且消费的特点不会导致产能过剩,比如大量投资,形成很多生产能力,
  最后有可能是过剩的。但是消费的特点就是,产品一旦被消费就得再生产,所以稳消费的效果现在看起来越来越明显。
  
  那么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在就业和扶贫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而且政府在现在进一步的关注这些工作。所以我们说,就业稳定,由贫困人口受救济的程度不断增加,所支持的居民收入大体稳定的增长,它是可保持的状态。
  
  因此未来消费的稳定增长我认为是基础,因此它对整个经济增长保持托底的作用。这个是我们说,经济增长为什么今年会触底起稳的重要因素。
  
  第二个看一下投资。投资实际对经济增长的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个指标从2009年到2016年,它的增速是持续下降的,总体上是下降的态势。投资增速的持续下降,和出口增速的持续下降,这是经济下行压力的两个主要来源。大家说为什么经济有下行压力?那就是出口增速下降,投资增速在下降,中国经济就是以出口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企业的订单,重化工业的订单,外向型企业的投资从何而来,就是从出口而来,这两个行业出现问题,伴随着的就是现金流越来越小,财务收支困难越来越大,减薪裁员,拖欠工资,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企业的困难它的主要表现。
  
  所以我们要分析一下投资增长下降,我们应该怎么样应对。大家看这个图,我们对投资的鼓励,在2009年达到了零点,因为基础性投资,这个是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投资的1/4,这块是由政府支持,房子投资下降,政府的做法是我自己引导的投资要增速,所以在2009年到2010年,基础设施增加一度增长,对整个投资起到了明显的拉升的作用。当然我刚才讲了,它不能持续。所以一揽子计划,在2010年之后退出,随着它的退出,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出现大幅度下降,2012年年初的时候,开始出现负增长。但是2012年以后,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又恢复到20%左右。表明政府在2012年稳需求的时候没有忽略投资,在以主要的力量稳消费的时候,实际也采取措施来稳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有适度的提高,从负增长提高到20%左右。因此这个投资形成了稳定器的作用。基础设施投资在2012年的时候,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在17%左右,但是到2015年的时候,已经成为整个投资增长的重要的稳定器。基础设施投资在2012年的增长,它没有出现2009到2010年的问题,代表了它的水平是适度的。如果增长达到40%、50%,我想这个财政赤字过大,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包
  括银行贷款的大量投放会关闭,但是20%的增长,这些问题,从最近几年的实践来看都没有达到。2012年以后的稳投资是吸取了一揽子计划,注意是可持续。特别是最近几年,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有了越来越好的条件。第一个是项目的储备,大家一直担心设施建完了就没有了,包括公路建了很多,城市公共设施建了很多,所以基础设施投资是难以为继的。针对这个问题,最近几年政府在项目准备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在这个努力当中我们发现,基础设施投资任务非常巨大,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根本来讲,中国真正要进入现代化,需要有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来支持,那么我们现在谈投资增速的下降,为什么投资增速会下降,中间很重要的一点是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房地产投资在2013年的时候,增长19.8%,2015年的时候增长1%,所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什么我们说它有很多的任务要完成呢?这和房地产投资下降的原因和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那么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有两个原因:一个叫拿地的,一个叫卖房的,要做个开发商的话,如果拿不到地,卖不掉房,如果不盖房子,房地产投资就不断萎缩,房地产投资萎缩,股票投资,就会带来一个下压的作用。因为它占了全部投资的1/5,房地产投资下降20%个百分点,整个投资要下降四五个百分点。所以我们说了,整个投资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引起的。而房地产投资下降的问题,和我们的城镇化的矛盾有紧密的关系。城镇化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大城市包围小城市,中小城市年轻人不愿意去,最后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个城市发展,比如说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为什么年轻人愿意去,因为大城市就业机会多,这些大城市公共服务的水平比较高。为什么这些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公共服务水平高,而其他城市没有达到它们的水平,这是我们讲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城镇化的背景是在财政问题,各个城市无法做到,但是城市发展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刚才讲的北上广深,他们是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在整个政府配置资源能力上有很多优势,像北京,光几大银行总部在北京对北京财政上就形成了叫营业税,现在叫增值税。政府有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肯定就发展比较好,发展的比较好,企业就愿意到这个地方来落户,因为在这个地方,它的生产协作配套条件是比较好的。那么道路,包括各种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都比较好,所以北京叫总部经济,大企业总部都落户在北京。这个时候北京的就业机会肯定多,而且就业机会整个工作岗位的质量也比较好,所以必然对年轻人形成很大的吸引力。但是我们看,这样的城市是不普遍的,很多中小城市是没有这个能力发展起来的,它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它的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企业不愿意到这个地方来,就业企业就比较少,年轻人也就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去发展。所以形成大城市人满为患,而中小城市又人气不足,所以房地产去库存,中小城市恰恰是人气不足,所以农民工市民化,就是提高中小城市的人气。所以说房地产困难和这个紧密相关。
  
  为什么拿地呢?因为大城市人气旺房子好卖,房子好卖,开发商都愿意到大城市发展,都到大城市发展,肯定会出现拿地越来越难,像北京现在,总用地不断减少,所以“地王”不断增加。拿不到地的开发商到中小城市,但是中小城市没有人气,中小城市好拿地,但是不好卖房,开发商在这里吃了苦头,在很多中小城市拿地、开发,用银行贷款,年利率9%左右,这个房子盖起来之后没人买,没人买的话,他比拿不到地还痛苦,因为银行在追帐。整个投资增速必然下降。所以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要找原因,我们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我们要推进这个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这种城市的发展的模式。这个发展不是就不是各自为政,而是叫大中小城市联合发展,要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城市群里实现同城化,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是一致的,但是实际我们很多中小城市的产业聚集条件不足,那么产业聚集以后,人气就会明显提高,整个城镇承载能力会显著增强。房地产企业的拿地难卖房难会迎刃而解。所以这个我们发现,房地产是核心,就是在中小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包括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高,包括产城融合水平提高基础上,来促进市民化,促进中小城市人气的提高,来支持房地产市场。
  
  所以我们说,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看,基础设施加强的任务大家可想而知了。这个城市群,基础设施要全覆盖,同水平覆盖,像轻轨实现城市互联互通,京津冀轨道交通,这个不是小事,包括城市比较有很多的配套设施是在地下的,大型的排水体系,包括现在的地下管道,所有的管线要输入到管网中,不要老是在马路挖开填上这上面做文章。
  
  所以,要完成这些工作,基础设施工作还有非常多的任务要完成。很多地段比地铁投资强度要高。所以我们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在最近几年是在不断的增加,当然还有一带一路,中国和世界经济现在是紧密联系,深度融合。所以比如说中国要和世界市场,和全球产业体系建立联系,有硬件的支持,基础的建设,中国通到国外,这样大的中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布局,包括能源、水利配套这些布局,这个对一带一路是重要的支持。所以我们说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现在不是减少,而是大量的增加。
  
  另外从资金方面来看,最近几年地方债的置换,这是很重要的措施。因为政府和银行是分不开的,中国现在还是一个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财政资金去年预算内的收入16万亿左右,银行的利率资产现在大概在150万亿左右,从简单的数字可以看到,我们这个建设融资离不开银行。但是过去是多层级的分散向银行融资,比如说市政府,市委开一个常委会,项目打一个勾的得向银行去借,这个也是一级政府,但是这种借款方式风险对银行来说比较大,常委会的常委有很多换了,再讨论还款的事大家觉得怎么落实呢。把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加入进来,通过国家审批,通过国家发改委牵头的项目评审,这个里面包含了中央政府,我想这个对银行风险的控制是比较重要的。去年是3.2万亿,今天预计达到5.27万亿,所以我想,这个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形成了重要的支持。
  
  当然现在地方债发债现在普遍在推开,今年上半年地方债发债1万亿,这个也成为了建设资金重要一点。那么地方债以后要向长期建设债的方向发展,还有二级债务融资方面的支持,我想这样的话,会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这个基础设施建设,短线长用的帮助。基础设施现在,需要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把投资全部回收。长期建设彰是融通的,债券持有人不用等项目回款,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这些长期建设债是债券市场重要的评级,而且这个评级是相对比较高的。所以长期建设债的市场发展起来的话,我想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形成更稳步、可靠的资金支持。
  
  所以我们说,通过最近几年的摸索,我们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保障,我们对它的条件也是在不断的改善之中,基础设施投资是有条件发挥优势的,那么今年7月份,大家看基础设施投资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下降,大概下降了将近10个百分点,原因主要和大面积的强降雨有关系,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条件是有关系的,因为很多重大投资项目,在强降雨下是没办法开工的,而大范围的强降雨,恰恰说明我们有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像水利设施,城市排水设施,是需要加强的。所以当雨季过后,我想基础设施投资,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比较活跃的时期,基础设施投资对整个投资稳定器的作用会趋向增强。
  
  这个图是基础设施投资在2012年以来,一直稳定在20%左右这是它的重要原因,项目储备条件,资金保障条件都是在改善之中。所以对整个投资,稳定器的作用是稳定的,而且是稳中趋强的。
  
  另外今年出现一个新的变化,增速比去年提高,去年增长1% ,今年1—7月份增长5.3%,所以房地产投资正在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对这个积极的变化,现在有不少专家认为,是金融泡沫,我认为这个是不够全面的。
  
  一个主要的理由就是,我们看到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形势,和城市的人气度是紧密相关的。我们看一线城市发达二线城市市场,为什么销售活跃,房价压力比较大,恰恰是在一线城市,包括二线城市,在按揭贷款控制上,都比三四线城市高很多,那就说明这个方面并没有把金融扩张来正规,这些地域迅速的活跃。我们要考虑中国房地产的销售,根本的力量是中国的城镇化。中国城镇化还远没有结束,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去年城镇化率55.8%,去年城镇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2000万人,刚才讲这个700多万大学应届毕业生,500多万高职应届毕业生,有多少回到农村。1.68万外出务工农民工,有多少在农村打工挣钱,现在有劳动能力的,特别是年轻人,他的发展选择的重点主要还是在城市,关键是支持他能找到工作,找到理想工作的城市太少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城市人口的增加方兴未艾,一线城市、发达的二线城市,包括未来在中心城市,在城市群的发展支持下,人气度到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的年轻人不会不断增多,成功的年轻人会不断的增多,成家的年轻人也不断的增多,他们对住房的需求,那就会不断的增长,所以现在有些专家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达到供求平衡点,根据是按照现在城市的常住人口,我们这个户均已经有1.1套到1.2套,我认为这个根据是不充分的。
  
  理由很简单,中国的城镇人口还在增加,今后城镇常住人口要超过10亿人,按照现在的7.7亿人来计算住房供求的平衡,更何况今后我们要决定户籍人口,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到40% ,如果今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的话,我们城镇户籍人口在增加5亿人左右,美国克鲁德曼有一个观点,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源泉,一个是美国的科技进步,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人口规模是史无前例的,我们看美国总人口3亿多一点,欧洲发达国家总人口加起来63亿多一点,日本总人口1.2亿,发达国家总人口不到8亿人,中国城镇化率,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1.79亿,未来要超过10亿人,就是超过8亿人的总人口,中国现在还是处在一个人口大转移的时代,我们现在每年高铁、铁路运输压力很大,为什么?大量人口在流动的状态,很多人进了城,到城市挣钱的,没有在城市真正落户,但是落户是最终的结果。所以我们说,中国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是中国房地产销售形势,在去年以来出现好转的一个基本情况。这个基本情况在未来还会发挥作用。结束这个下降,转向平稳增长。尽管从今年5月份之后,房地产增长出现下降,从7%左右到5%左右,但是这个和局部过热是有关系的,我想随着现在存量房数量逐渐减少,随着开发商资金准确不断改善,2014年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同比负增长,今年1—7月份,资金来源同比增长15.3%,现在是不缺钱,而且银行现在认为对房地产的贷款不断减小,对房地产贷款的意愿增加。
  
  所以这些都表明,房地产投资未来保持平稳增长是有条件的。在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转入平稳可持续增长之后,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受到拉动,比如说制造业投资,由于市场效益不好,产能过剩出现低迷,钢铁利润水平提高,会转向国有,而且销售形成好转,和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稳定,包括出口的企稳都有重要的关系。而现在这些条件都在准备之中,我们看出口,8月份的出口降幅明显缩小,包括现在整个消费增长的平稳,包括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的稳中趋强,房地产投资这样一个增速持续下降,转到大体平稳,这些都会支持企业的销售形势稳中不断向好。销售形势的向好,会带来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的增长由弱转强,我想这个态势在8月份还会发展,8月份的民间投资,有可能下降基本持平。所以说整个稳增长,在稳投资方面的效果,经过五年左右的积累,现在也开始表现出来,所以下一步内需是怎么稳的,不仅是消费走稳,而且投资也在走稳。从出口来看,出口现在在中国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而且未来会加强合作,贸易保护主义的合作在加大,第一走稳的态势有望保持发展。
  
  今年中国经济有望结束下降,下半年的增长水平有望比上半年高一些。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政治局会议提出工作要点要有一个把握,提出一个组合政策,实施扩大总需求,兼并供给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走势,实现十三五发展态势,所以从今年下半年政府工作来看,还是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供给侧改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落实各项减税降税措施,降低企业成本,引导社会融资合理增长,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包括要继续深化服务和财税金融创新,国企重点领域的改革,包括有效办法规定的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去杠杆等关键,深化在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去库存补短版,要从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降成本的重点,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三去一降一幅供给侧五大任务,通过上半年的实践,现在认识更清醒,着力点更明确了。
  
  还要坚持引导市场预期,提高政策的质量和透明度,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之前我们讲了,随着一系列经济指标,今天就要发布8月份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大家现在通过手机微信也都看到了,总体来说中国经济这样的一个向好的苗头,是在不断发展的,信心也是不断恢复的,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要在困难当中增加勇气,在困难当中认识到我们承担的责任。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过去解决矛盾,转到解决很多矛盾,这是中国经济重大转型,这个转型就是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要全面提高供给的结构和效应,要提高增长的含金量,提高质量效益性和清洁型的比较,就要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上全面体现,这个是每个企业和人的责任,我们作为人需要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但是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有最好的工作,一定要有最好的生产制造水平,这两者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我想,要寻求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我们要谋求一个更高质量的生活,我们就要形成个人素质的更大幅度的提高,我们要寻求个人的工作水平、生产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我想,我们的美好生活才有坚实的基础。我就讲这些观点,谢谢大家。
 
 
主题演讲2: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对玉米及相关市场的影响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预测部处长 李喜贵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今天大会安排我的演讲题目是收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对玉米及相关市场的影响。
  首先回顾八年的收储制度,这个阶段有效的实现了提高粮食产量,保护农民增收等政策目标,但是2012年以来,全国的粮食关系已经转入供过于求,粮价进入下行通道,造成了严重的三高问题。
  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三个核心要求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一方面玉米价格形成反应市场供求关系,运营方面农民合理收益,产业链发展迅速。为了推进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的顺利实施,现在国家采取鼓励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加工奖补、信贷支持,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可能还有其他政策,包括促进出口等,为收储制度改革保驾护航。所以总体来看,我对于今年支持的玉米收购制度改革是非常有信心的。
  玉米市场重新走向市场化有哪些重要的变化。
  第一原来通过参与临时收储获取补贴的一些收储企业,不再享受政策了,必须走向市场,依靠价格和市场的判断,谋生存求发展,玉米产业链的所有企业,都将成为直接的市场参与者和竞争者。
  第二,价格市场化,饲料企业和玉米加工企业,根据成本定价,采购价格合适的玉米原料,成为这次政策改革最大的收益者。
  第三,玉米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发挥价格作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依靠自身能力,判断市场变化,做好经营工作,推动产业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玉米市场发现价格的套期保值的功能,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引导玉米现货市场发展,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国家应该从物流、商流、信息流着手加大市场化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三流合一的现代玉米大市场的体系。
  所以玉米制度改革,至少实现四个有利于的目标,一是有利于发挥市场在配置粮食基础的作用,引导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来调整优化供给结构,实现长远发展。二是有利于发挥主产区的资源优势,降低加工企业生产成本,扩大玉米加工下游产品的消费。三是有利于减少玉米的替代进口,促进国内粮食供应总量的平衡。四是对生产者实行相对固定的定额补贴,有利于从长远保护粮农的利益和积极性。
  在调整玉米粮食种植结构方面,刚才专家已经介绍了,从2006年到2015年,总体玉米面积增长26%,增长幅度非常大。现在我们谈种植结构的供给侧改革遇到很多困难。2016年农业部认为能够减少3000万亩,因为农民对于铁杆庄稼的种植惯性难以改变,而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可能因玉米价格大幅回落和种植收益的下滑大幅减少。
  对玉米未来十年的面积展望认为玉米面积提前落实调减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去库存的倒逼选择,预计2018-2020年国内玉米面积可能保持在5.2亿亩左右的水平,而2015年最高为5.717亿亩。
    国家粮储中心的报告,预计全国玉米面积下降4.9%,单产比上年增长2.7%。今年总体气侯比较有利,目前来看像东北地区,吉林、辽宁都是属于丰收年份,可能黑龙江有一些干旱的影响,总体上来讲,这个省份有待于进一步的核实。华北地区今年河北、山东这些省份是丰收的年份,可能河南省有一些干旱或者是影响,特别是南部,在7月下旬到8月下旬出现了连续高温,对于玉米授粉有很大影响,子粒出现了满天星的情况,西北地区干旱影响比较大,我们认为玉米今年西北是减产趋势,特别是新疆,我们的数据是减少了70万吨左右,可能实际超过100万吨左右,西北的产区是出现了下降。
    从明年的情况来看,玉米可能要下滑。从种植效益来看,种植玉米的收益基本上靠生产者补贴,也就是说像黑龙江地区,种植玉米地的收益,可能要下滑到100—200元左右,大约在这个数字。大豆执行目标价格,收益是100—200元/亩,如果加上粮豆轮作补贴150元,预料明年大豆种植收益会超过玉米,激励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首先我们70%的消费集中在饲料上,第一是整体的饲料需求化,在玉米原料下跌和一些替代品进口的方面,整体需求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好转。明年整体猪料的增长幅度预计在10%以上,这个还是比较明显的。整体饲料粮的需求,至少比今年增加300万吨以上。玉米消费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替代品进口减少。    
  30%的需求依靠工业消费,加工企业促进产区收购、保证农民增收的最有效的稳定器。从上半年高开工率来看,淀粉行业高的时候在75%左右,比上年提高了7%,已经是明显回升。各项情况证明,价格的降低,确实会有效的激活加工需求,对2016到2017年,我们预计全年加工需求是6070万亿,比上年增加430万吨左右,淀粉2016年加工产能回升300万吨左右,加上政策扶持加工需求,特别是玉米价格下跌之后,整体淀粉行业的开工率,有望继续攀升。
    第三个目的有利于减少进口,促进国内粮食供求总量平衡,今年来看,国内外粮食价差,呈现缩小趋势,特别是国际上目前跟年初的价格基本相当,经历了先涨后跌的过程,大致变化不大。
  同时由于降低收储价格,以及降价库存的价格,国内外价差缩小还不能完全替代进口。因此我们预计其他替代效应呈现逐步减弱的情况。2016、2017玉米和其他谷物大致减少进口在1100万吨左右,美国农业部5月份的报告,报告中对中国的玉米、大麦、高粱进口重新提高,预计玉米进口量,上个月预计100万吨左右,这个月预计提高到300万吨。高粱上个月100万吨左右,这个月提高到550万吨,大麦提高了500万吨,国际市场这些品种应该有很大的供应的压力。国际市场也希望中国增加进口,但是我们自己的价格因素体现之后,预计整个高粱进口量今年800万吨下降到明年380万吨,大麦由560万吨下降240万吨,由于DDGS双反效应显现,取决于我们这些惩罚性关税的水平,现在预计减200万吨,这些数据虽然说看起来只是一个初步数据,仍然取决于整个价格的形势。总体来看,整体替代的效益是在减少的。
  我们的供求关系,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粗略的给大家看一下。
  感觉实际全国过剩7000—7500万吨的水平,在2015/2016年是可以接受的。
  2017年,实际产量我大家都比较清楚,经过讨论实际的产量大致可能减少1200万吨,有可能说减少1500万吨的,可能说减少2000万吨的数量比较少, 我们考虑到面积减少幅度比较大,也考虑到现在有利的方面,从产区传来的消息,很多农民希望晚一点收割玉米,能够进一步提高单产。
  总体产量按减少2000万吨这个数来算,进口刚才分析是1100万吨,加工需求增加400万吨左右,所以我们在玉米供不应求还是非常明显的。整体结余量在3500—4000万吨。
    所以这样来看,预期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玉米价格足够低,我们包括中储粮的储备轮入需求,至少在2000万吨以上,这个需求比较积极的话,市场需求能够恢复,库存回流企业,当供求平衡和价格支撑还是有希望的。一切的因素都体现在价格上。
    第四点目标,有利于从长远保护库存的积极性,取消临储之后,新的土地政策和玉米的种植直接挂钩了,补贴从流通环节间接变为对生产者的直接补贴,生产者补贴比支持价格政策有了一定的进步,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美国人也都走过这样的老路,我们也不能超越阶段去走,直接跨入收入保险制度,说明对于支持政策,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就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是大家的共识。
    那么财政已经先后两次对产区支付了补贴资金,现在省里面正在研究,到底对农民提供多少补贴。这个政策还没有发出来。
    收储制度改革,从供求关系和长期价格走势来看,现在价格已经进入下行通道。国内价格依靠市场形成,下一步波动幅度会加大。大家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到底我们这个价格应该定在什么水平,或者应该下降在什么程度。首先第一个种植成本,还有进口成本,出口成本,大家都会考虑。其中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逐步与国际对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第一个台阶价格下跌到能够挡住进口的水平,第二个使价格下跌到实现出口的水平。原来价格形成的规律,这几年执行临储之后,大家都围绕临储之后,价格受临储影响非常大,针对市场化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淡漠了,淡化了不知道原来市场价格哪些因素的影响,从03年到当前的价格看到,实际上决定了价格最终的因素,就是供求周期和经济周期,过去几年价格持续上涨,那几年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状况,中高速增长的状况,用粮需求旺盛,粮食供求关系偏紧,所以粮价才能持续上涨。2012年以来,价格处于横向运行,这几年如果没有临储,价格一定会下跌。但是有了临储之后,强烈的干预,最终决定的还是要靠市场。市场才是王道,所以现在价格又重新进入到市场决定价格。总体来看,我是大致猜想这种季节性的规律,对于我们价格作用的结构,所以我个人觉得,跟国际接轨没问题,按照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这个逻辑不完全站得住脚,也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国情, 但是整体价格处于下行,一方面国内外都是压力较大的状态,供求关系矛盾突出,同时市场化的趋势,使得国内价格下跌,但是要看到,节奏才重要,天气、政策、农民销售心态,都可能成为影响价格运行的节奏。比如说大家有的说这次开会9月份,9月份开会是最不好的,很多不确定的东西。现在还说不好。
    那么第一轮大致有三轮的冲击,第一轮冲击体现这个阶段的下跌,山东和河北、华北地区进入了下行通道,而且有加快下行的趋势。我个人认为,山东的玉米价格应该在1600—1700元/吨的水平,我个人认为,预期的价格在1400—1500元/吨,由于企业库存比较空,加上可能有一些储备薄弱的需求,农民对价格也有一些想法,这段时期,这个阶段,应该说玉米价格可能呈现缓坡下行的趋势。
    那么很快我们就会迎来第二波的冲击,到11月份左右,黑龙江和辽宁玉米的上市,会对价格形成第二轮的冲击。黑龙江有一部分早熟的品种,所以压力要大很多。过去黑龙江政府实行了代收代储,核心还是围绕临储,现在没有临储之后,三代估计很难开展。这样来看,我们一些早熟的和基收的,德美亚玉米上市量比较大,总量在至少1000—1500万吨左右。同时这几年临储玉米农民过去都是集中卖粮,现在卖粮的节都在加快,黑龙江在头两个月出售中至少出售了60%的玉米。黑龙江一年产量5000—6000万吨,所以我们感觉到,今年卖粮难的压力是在玉米产量,玉米的卖粮难的压力在东北产区,东北产区的卖粮压力是在龙江,如果德美亚玉米上市之后,会对价格产生第二轮的冲击。价格首先出现了一些卖粮难的一些迹象,它不是全面性的,可能是区域性的,有些地方我还是看好的,我也跟企业交流的时候,企业也不这样看,比如说辽宁没有什么压力,1600万吨的玉米;吉林3000万吨的玉米,这么多加工企业,还有很强的外力需求,饲料企业的需求。主要还是在末端,加工消费比较弱的龙江有问题。
    同时我们看到,市场压力最大的第三轮冲击集中在明年的春节前后,按照跟国际价格接轨的简单逻辑算,大致上倒推回去,龙江在1100元左右,回到十年前水平,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我们分析,农民卖粮多少钱是市场决定的,是有供给决定的,我们只是作为一个判断。对于相关部门的影响,对于大豆的影响比较大,大豆的种植面积会增加,刚才也谈到了,估计大豆种植面积比玉米更加稳定,特别是合作社,要进行库存大豆,这里有一些细分单产方面的限制。
    第二个是国产大豆价格可能有下跌的压力,因为一些大豆不是高蛋白的大豆,以有用大豆提供为主,还得跟国际大豆形成竞争。第三大豆进口依赖度不会大幅降低,价格主要由国际市场决定。美国对中国2016、2017年大豆进口量在8600万吨的水平,大豆缺口还是呈现扩大趋势,进口依赖度略有降低,大约在85%左右。
    那么对相关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应该比较大。一是玉米期货市场,特别是大商所玉米期货市场,将会更好的发挥应有的功能,刚才介绍了大商所的期货,玉米和玉米淀粉的成交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价格发现功能得到的更好的体现,特别今年整个价格又出现了上扬,对于当前的价格机制会有进一步的清晰。
    玉米期货市场将会更好的发挥应有的价格功能,同时第二个影响是国内外玉米价格会形成互动机制,而且这种机制应该率先在期货市场体现。我们是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不可能长期游离于国际市场,只要价格由市场决定,由供求决定,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价格将很快接轨,实现资源互补。
    最后谈一谈市场化的一些问题,因为今年是收储制度改革第一年,市场形势是非常复杂的。加上形成的政策惯性和路径依赖,实施玉米市场化收购,不可避免会发生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那么要想市场定价,价格应该由市场形成,必须逐步多的市场主体进入,过去我们是围绕临储来做,现在首要任务是激活市场主体,这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省里面,各个省都组织了会议,中央的领导包括陈锡文,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讲解。
    那么我个人谈,激活市场主体,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信心问题,信心的问题,供求水平在这里,信心是怎么出来的?所以我倒是同意大多数人的意见,信心是跌出来的,价格不跌到位,信心是没有的。所以这个问题,是比较清楚的。同时呢,信心要靠国家给补充上来,第一就是要明确库存该怎么消化和处置,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给市场明确的预期,到底粮的底价在哪里,让市场主体放心,市场能够放心,如果价格足够低,比如说刚才说按进口成本倒推,吉林省倒退1200,没有问题,这个价格一定是放心的。国家的粮食也不可能卖的那么便宜,所以这样来看的话,这个信心是要靠价格来给的,第二是要解决收购主体的资金上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现在央企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国有粮企业应该带头收购,是央企包括中储粮,都要考虑正常的经济效益,不谈经济效益,只管政治,进来收购,不能造成信贷资金的单向发展,这也不是政策所鼓励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入市,民营企业不活,市场化很难破除。所以应该加大对于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而且收购贷款不能只靠农发行一家,多层次的贷款支持。
    第三是要认真解决玉米加工转化,扶持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降低产品价格使得出口退税产生实效。到什么时候产生实效呢?大致上来讲,山东的淀粉定价,如果能够达到1700,那么淀粉出口肯定拉开,高峰时候的玉米淀粉出口一年50万吨左右。中央对于地方执行的对于加工企业的补贴政策,是以肯定的态度,今天对补贴进行奖补,地方给企业补的多,中央给配套配的多。所以这样来看,整个行业进入了景气周期,都有钱赚,只要玉米价格下跌,肯定能实现刺激需求,保证农民收购的重要作用。
    另外要切实解决饲料企业对于玉米质量的关切,库存中的粮食,到底它买的时候很艰难,这个里面中储粮提出来,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进行销售,就能够很好的跟饲料企业实行对接。这方面还是比较看好的。
    最后是玉米收储改革的一点思考,一是加快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按照价补分离和市场化为导向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理顺市场价格机制,有利于调节种植结构、抑制进口和促进消费。第二是抓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车用燃料乙醇市场扩容时机,扩大粮食乙醇产能和使用范围,加快消化稻谷和玉米库存,盘活酒精产能。三是在今年的秋粮收购重压下,重点要解决谁来取代政策性收储主体,恢复市场化收购能力,防止断崖式下跌风险和大范围“卖粮难”情况出现。四建议采取减少粮食投放、储备轮入、加大信贷支持、补贴加工收购等方式,引导市场价格预期,建立玉米价格下跌“缓冲带”,防止 “市场失灵”
最后我的分析就到这里,最后中秋节快到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祝大家生意兴隆,身体健康,感谢大家。
 
 
主题演讲3:中国饲料养殖业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展望
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卫东
 
 
  大家好,中国饲养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也再一个水平发展的转折点,在最初2000年以前,谁能生产饲料谁就赚钱,在2001年旨2007年进入价格战,有资本有实力的大鱼吃小鱼2008年到2013年这个阶段服务营销,人才竞争,技术竞争,2013年开始现在正在进入商品萎缩,进入养殖华的阶段,开始协同竞争,2000年以后我们将引领世界饲料工业发展新趋势。畜牧业的改革总体而言就是提高效率,去产能,降低成本,提高品质,优化养殖结构,增加有效供应,强调环境和解,注重食品安全,这是2015年的数据,和前面对比很多都是下降,但是每头母猪产肉量却是增加的。畜牧行业也在发生着总体的转移,养殖区域总体而言由南向北转移,其中只有一个品种发生变化改变就是蛋鸡,由向南增加养殖业的趋势,蛋鸡是市场导向,因为大家喜欢吃新鲜的鸡蛋,而肉类的加工、养殖和深加工企业普遍开始向北从华南到中原,从中原华北,从华北已经非常明显向东北,因为东北地大物博,东北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消化畜牧业产生的粪便,东北有分明的四季,限制微生物的生长,冻结寄生虫,所以在东北用药总少,种植业也是一样,所以东北的大米特别好吃,东北人在这样的营养支撑下长得又高又帅,这是营养的基础。下一步中国畜牧养殖业将向西北发展,因此西北有更广阔的空间,还有东北的干燥的气侯,不利于疾病的传播,现在西北总大的问题就是缺水,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大家诟病很多,有一个地方很受益就是西北,西北的降雨量明显减少,所以西北有可能恢复到几千年的情况,我参观一个博物馆,那个大象体积大,人类的变迁就是这样,从无风生变化贫瘠从品级变成风声,西北水的风声,丰富的劳动资源,将成为肉类肉蛋奶的供应前沿。 畜牧业转型发展趋势,第一个饲料好,有饲料就可以,第二是饲料物美价廉,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个性化的生产节,很多功能性的饲料让人健康,富含DHA,富含高品质的氨基酸结构的蛋白质这个就是成个现实需求,所以欧洲以来10年以来不断提升肉鸡养殖品质,从去年开始,欧洲开始养10年前的鸡,因为它抗病强。现在大规模养猪,可是很多的东北的猪、北京的猪,广西的香猪,甚至云南的很多品种都在纷纷引起投资者的目光。从千家万户的层面看,小规模的饲养,到越来越规模的饲养,到超大规模的机械化饲养,现在进入可追诉保证食品安全的全产业模式,养鸡的供应饲料,加工肉品有自己的养殖基地和饲料基地,甚至最后在餐桌上可以追诉到哪个农场,哪个栏养殖出来,这样的转化对整个行业的挑战和冲击。
  目前,我们行业的发展一个是生产的智能化,减少工人,高效,第二个销售的流通的网络化,然后整个行业的发展不管作为产前产中产后的都是对金融紧密相关,但是知道农业生产在三个阶段分割不同的利润份额,产前20%,产后能够厚德利润60%,而生产过程中过去只有15%,养鸡养鸡的人挣不到大钱现在虽然产业融合,更多服务业的手段工业化的受开始进入养殖业,现在利润分割也出现了悄然的变化,温室以养猪养鸡为主。后期企业如果稍微有不甚,以雨润为代表就步入深渊。产前:饲料、化肥,生产中透明的养殖,而产后是加工和深加工频频,现在所有的产前产中产后都比较要金融服务业进行相关,过去,银行只给饲料厂贷款,只给加工企业贷款,现在金融已经开始直接深入到农业生产的最基层的环节,这个变化是革命性的,这个变化也是新的农业化生产必然要求。
  不知道我们各位期货市场人士,怎么参与到畜牧业的变化和巨大浪潮之中,其中大家也是大有机会,大战深受值得大家思考。今天是玉米大会我们对玉米有什么样的认识,实际上玉米始终是第一饲料原料,玉米是最好的营养饲料,玉米同时供应蛋白质,玉米供应能够不仅是以糖的方式玉米还油脂的方式供应,玉米现在我们成为2亿吨,而加工的玉米只有3000万吨,而加工工业副产物又用于饲料,这样就是饲料占玉米消费量的大头,我们国家的玉米加工程度还在不断提高,我们国家普通的玉米将来要出现分化到以提供高淀粉为主的玉米,提供高蛋白为主的,提供高氨基酸的,现在如果听市场的我想农民有活不了,如果靠补贴,政府的负担就重,我想真正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生产的复杂的程度,复杂的程度才会产生较高的效率。最终将有更多的人离开农业生产,开始进入第三产业,服务业,开始进入第二产业加工业,那个时候我们才更有条件让中国的玉米产业有竞争力。
  我们饲料产量将在未来几年不断  增加,以我的观点中国饲饲料产量下降,肉、蛋产量不会下降,主要是目前的饲料生产越来越大型企业生产,质量提高,至少可以提出10%,第二就是养殖企业效率也在提高,由原来一头母猪提供15头,现在提高到20头,如果营养10%的效率,我们就可能降低20%的饲料料,降低20%的饲料料我们玉米需求量就下降,因此我们需要更好的玉米,我们需要更高品质的玉米我们需要更新鲜的玉米。而我们现在所含的营养都是可化验的营养比如说脂肪酸,比如说蛋白质结合氨基酸难以吸收的问题,人都不愿意吃陈年的粮食,你吃玉米如果新鲜下来的玉米我看新鲜玉米做的玉米食品比大米白面一还要好,所以中国的玉米应该更加有计划,应该绝大部分做到年内消化,不能消化用玉米企业来进行消化。
  关于玉米用于其他生产,玉米做酒精,严重受到原油价格影响,原油价格低就不需要酒精,同样玉米做其他的加工方式也受到其他替代品的影响,现在玉米一方面提供很多淀粉,淀粉就是糖,糖就是最好供能的来源,以糖作为供应是最快的吸收,尤其是给神经系统,淀粉就是糖,糖就是碳氢氧。葡萄糖是6个碳,但是组成我们基因密码的就是5个碳,糖是最复杂的化合物,两个糖在一起就是双糖,我们常见的就是蔗糖,糖更多的连在一起就不甜,像淀粉。人的身体也有糖,但是主要是肌肉为主,脂肪是甘油酸为主,比如说在肌肉中有肌糖,在血液中血糖,胰岛素就是降糖,糖是光合作用来的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的光和作用,水提供氢和氧,一结合就形式糖。我们的又减少种植面积,所以调整矫枉过正有可能产生新的粮食价格,因为粮食是刚性多一点点多,少一点点就少,即使进口,世界有多少国家有过于的粮食,所以这个就是谷物这就是粮食,有了糖可以合成脂肪,糖可以通过代谢,变成脂肪酸。所以糖是一切的基础。从植物开始光合作用,但是植物是合成的糖在体内转化蛋白质转化为脂肪,还是本身光合作用直接产生糖,现在我不太清楚,但是我觉得并非不可能。
谢谢大家。最后说说禾丰牧业,禾丰牧业上市以来,今年业绩上涨55.9%,是在不养鸡不养猪的情况下上升的。谢谢大家。
 
 
主题演讲4:国际玉米供需格局及价格运行情况分析
中粮贸易玉米中心总经理助理兼套期保值部总经理 柴小峰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认识,再次感谢金卫东用他非常精采、幽默有魅力的演讲,做了中国饲料专业知识的分享。大会给我们的题目是国际玉米供需与价格运行侵略分析。我的报告分为三大块,第一块讲世界主要国家平衡表的概论。第二世界供需及流通格局分析。第三国内外价格运行情况分析。
  首先我们看,第一部分,这个是8月报告的内容,9月是昨天晚上新出的内容,这个调整不是很大。重点还是看年度间的变化。从报告174.4比上个月下调一下,这个总体影响不是很大,我们看一下变化。从总体情况看,应该说美国的种植面积还是处于相对高的大概3502公顷今天美国要创历史的单产174,还是有一些给出175,今年美国玉米产量应该是创丰收,大概达到37833万吨,比去年是高了3789万吨,应该来讲这个总数量比较大,当然8月份的报告美国有上调的量,从美国目前的存栏包括将来发展趋势也好,我们的饲料我个人感觉可能很难达到。小的可能是出口,我觉得美国的出口可能比现在看的可能大一点,因为目前整个巴西供应有了一个很大的减弱,美国的不不管为了销售数量,这个量是比较大,阿根廷和巴西需要重新回来国际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美国处于整体比较高的水平。但是美国的库存是16.47,从几年看我往前追到2004年是19.83%,是创造近几年比较高的使用比,所以单从美国的情况看,整体玉米供应还是比较充足,巴西一个情况此把种植面积进行调整,主要是前期减少之后,巴西对玉米大豆比价还是偏高,所以从总体看这个是符合我们当前预期,预期去年巴西产量降低1800万吨,后来又调低了一下产量,今年的话估计16、17年肯定有恢复性的增长,这样的话巴西对国际市场供应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现在2450万吨,比上一次调250万吨。种植面积变化比较大是就是阿根廷,阿根廷的面积大约预期基本在30%左右,这样的话阿根廷目前总的产量就会达到创记录的3650万吨的水平,比去年那个时候2800万吨要增长850万吨,国际销售达到2400万吨,乌克兰实际上总体情况包括黑海、前苏联这些区域总体看比2013年14年种植面积一直往下调,从总体情况看产量比去年还是有大概回升,国际供应是1700万吨,包括欧洲,黑海区域实际上小麦包括大麦这种饲料总体还是要很大,全球小麦使用率也非常高,而且黑海地区小麦比玉米还是有5到10美元的贴补价,这样看这边的供应还是非常充足,欧洲这边也是情况也差不多,欧洲玉米比其他品种差一点,种植面积依然是偏紧,但是单产有一个恢复,所以说欧洲这边产量现在是6114,比去年产量高1200万吨,但是欧洲的进口反而本身是小幅度的下降,大概1200万吨的数量,主要是本身当时欧洲范围之内大麦小麦的供应量还是非常充足,这次减产主要是法国干旱音区,总体实践情况看,整个世界种植面积经过在13、14您达到1.8亿亩顷,虽然近几年所减少,但是也是有所恢复,全球是10.2亿吨,从进口看,进口的数量比去年是总体还是有缩减,主要是因为重要的需求在下降,包括中国对于玉米以及高粱大米的需求,包括联合国出的报告也把中国的因素列入,所以全球都再关注中国政策的调整。
  在美国农业部报告系统里我们中国大概是1亿,实际我们知道中国的数量是多少,从这样一个角度看全城压力非常大,对国际市场目前来讲还没有太大的影响,多少我们也有行业资深专家说如果中国出口到国际市场可以达到2.5元以下。
  我们看一看总体一个情况,其他的国家比如像印度,印度粮食两年干旱,所以印度今年产量也有所恢复,原来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国家是南非,原来南非国际市场供应一年也就几百万吨,今年南非种植面积有大府增长,所以南非可能会重新回到国际市场。墨西哥基本持平,我们把墨西哥玉米纳入进口的名单中。但是现在从价格看,价格还是比国际市场偏高。从总体情况看,我们种植面积对玉米来讲一直增长,可能重的比较快主要是一个是黑海地区,一个是巴西地区,从总体看巴西地区的潜力还是比较大。从看小麦、稻谷都是比较大,都是油脂类轻一点,从这个角度谈粮食安全,还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看一看全球的单产。从全球趋势看,美国的单产是总体来讲是持续上涨,今年是因为天气因素,单产达到新的高度,从其他国家来看,我们其次应该是阿根廷的单产在8,欧洲大概在7,中国在6吨左右。我们下面做一个统计数据从80年到2016年,累计本身单产玉米大概为92%,面积增长18.6%,这个可能把库存放进去,实际上我们更多是觉得可能是单产被低谷,我们知道中国的实际上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从调研数据看,所以从从的情况下我们面积个人没有跑的外面统计那么大。
  我们来看一下需求,需求实际上过去十年的这样一个主要还是深加工的发展本身在推动,再加上中国需求的增长,从分布需求讲,从人口,饮食需求每年都在增长,包括今年国际玉米价格下降,就工业这一块,我们包括中国也好美国也好都是关心工业发展,但是从我们了解情况看,不管美国对中国都需要很大的时间来看,美国可能短时间也不能有变化,实际上美国因为今年产量丰收比较大,每年转500、600百万到大豆上去,美国的问题不是很大,当然也认为原油在30、40的话用量可能会缩减,现在情况看,问题还不是特别大,所以这一块中国国内的情况我们我当然都非常清楚,我们曾经依靠政策,包括自己国内的用量的升级,包括2000年高库存的局面,现在面临很大的障碍。所以说总的情况看,整个全球的饲料需求比较稳定,但是出口的份额未来几年可能有萎缩。从整体看,我们包括中国包括世界道路是漫长。从总的出口看今年美国出口会有所恢复,达到5524万。我们看到几个国家占全球86%这样,剩下的剩下俄罗斯、这样相对来讲不会特别大。
  进口情况,为什么我们说饲料的需求比较稳定,如果我们去看日本、韩国、台湾,这些非常发达稳定的,实际上他的饲料需求可能会变大,但是基本上都是很大的水平,所以说我们也相信中国的市场在不断发展,发展的水平中国的饲料需求深加工需求也会达到一定程度饱和的情况。比的美国,欧洲发达国家水平起来比较低的水平,科技肯定在不断进步,种子也在不断改良,如果说全球需求,包括需求总体稳定,对未来10年我们看得到我们泰达的增长,包括宏观经济的影响,基本看我们会觉得全球未来一段市场不会大上涨,总体是比较稳定波动的阶段。
  这个是全球贸易流向图,像美国主要是供日韩、台湾等等墨西哥这样的区域,乌克兰就是周边的区域。这个是世界饲用谷物的变化,可以看是中国需求的减少,预计明显大麦高粱全球的进口量处于萎缩的状态,可能萎缩状态会持久一些,但是很多国家国内需求可能依靠国内的满足,特别是我们看到东南亚的市场,包括产能,包括鞋服装加工,这些区域的变化能不能引起全球粮食区域的变化,基本来讲,单纯依靠个区域我们感觉还是非常困难的。
  这是除中国以外全球国家库存情况。总体情况来看,美国还是最大,这个我们用比例的数据,这个蓝色是中国国内的库存的情况,有点红色的是美国的,上面是世界其他国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和美国是全球两个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玉米库存所在地。现在的话实际上我们的库存大概能占70%,这是非常高的数字,我们选取了一张美国从80年到90年怎么消耗86、87年的库存水平。首先他的种植面积从原来的高峰3000公顷下降的过程,全球对美国需求也有很大恢复,相对程度也有增长,所以说美国很快用两三年的时间就将库存给消化。我们库存的绝对水平总体还是偏高,所以消费库存之路还是比较漫长的。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把美国的中国和美国的种植面积图放到了一起进行比较,实际上美国玉米小麦这两个种植面积实际上差不多,美国种植大概3371公顷的大豆,我们种植3031公顷的水稻,这是因为我们人口,包括消费需求不一样,从历史演变看,美国增加玉米和大豆我们增加是玉米和稻谷,高粱和大麦这些杂粮大家都是在下降,所以说从总的情况看,这几个加起来看,大家都是1.03亿公顷。实际上中国从玉米出口的情况下,中国原来是世界上很大的出口国第一,我们崩塌是世界出口第二大国家,出口量达到20%,这几年进口比较多。但是从历史情况看,实际上再往前推一点,6几年7几年我们一直在出口玉米,我们中国原来是世界出口非常重要的,现在问题关键是价格水平的问题,即降到中国能够出口的话,中国农业能不能承受的住这是一个问题。再看国家的问题,这个柱状图是东南亚国家的,从这几年看,这几年进口量确实有大幅的增长,特别是越南,越南大豆是增加,我们很多企业在越南设了工厂,越南本身自己的需求也在增长,如果再加上传统几个国家,全球主要玉米最大市场实际上就在我们周边,但我们能不能拿到这个市场还有政策的因素。
  我们看一下价格运行情况,这张图我们做了一个分析,我们美国和中国的期货价格进行波动,用数据软件计算波动率,从总的情况看,美国波动率明显大于国内市场,我们国内市场运行相对比较稳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用或者其他人美国人的市场比较大,因为他的波动非常大,但是我们中国相对来讲比较趋缓,总体来讲大家都差不多。基本来看我们国内特别是在玉米这个品种上大家在期货交易更多的价格发现的功能,作为投资管理的手段,很多企业在做但是做的成功的企业不是很多,但是在不断市场运行过程中有对期货市场对企业运行有更多的介入的过程。从波动期看,这个波动率不是完全的决定性的体制,还是一个模型的体制。美国区间波动可能更缓一些,大概一年半,甚至两年是一个周期。
  这个是国内价格运行周期我们看,实际上在05、06年在美国运行价格280美分到480美分之间。我们现在讲这个320是整体来讲是一个价格运行的前期的中间波动阶段的底部的出现,如果低于3块钱的话一定是面临全球减面积,然后再一个就是调整产业政策的过程。所以说美国就目前情况,如果真涨到4块5块我个人认为是很好的做空。中间圈起来这个是2000年左右是中国和美国,实际对国际价格影响很大。
  这个图是中国的情况下,从总体情况看,我们通过1年多,特别是期货价格的下跌,我个人认为在1450,对整个国内水平还是非常合适的水平,不管是对于农民的种植成本还是对下游的成本,我们整个市场对政策还有很多的依赖,我们农民种植成本,已经开始下跌,也已经连续两年往下降,实际上还没有降到起到的水平,美国和南美的水平,大概占25恩%比例,国内基本上跟我们投入的是百分之百的比例。
  全球玉米实际库存绝对量达到历史新高,随着2016年、17年南美种植面积的扩大,如果大家种植面积都扩大,明年供应压力就宽松。但是实际粮食市场真正要出问题要出在大豆上。中国是首当其冲,再南美,黑海。总体市场就这么大,压力会进一步显现。全球贸易处于略萎缩的状态。全球的农作物需要平衡,我们国内的实际上存在失衡,前几年玉米太好,我们中国的小麦在世界站45%左右,稻谷的库存达到60%,玉米占70%。
我们曾经讲经济是有周期的,对于一个产业来讲一般周期大概是25到30年,10年是短期周期,我们曾经经历10年,可能未来10年或者15年我们需要为这一次大的调整进行正常的补偿和再平衡的过程,所以不管库存大的需求,我认为国际价格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对于整个市场我也在不断学习,在我们台下做了很多专家也有很多行业实干家,所以大家需要共同需要交流,对我也需要跟大家接触。谢谢大家。
 
主题演讲5:中国玉米淀粉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嘉吉淀粉及淀粉糖中国事业部市场分析部经理 付星宇
 
    谢谢大家,感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有这个平台跟在座各位做面对面的交流,淀粉这个产业大家已经熟知,而且这个品种上市五年多,经过这么多年大家也有一些了解,或者有一些深入的研究。那么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各位交流一下,下面开始我今天的主题报告。
    首先说一下淀粉在整个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是什么样的位置。从这张表上来看,这个是目前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大概的加工数,可以看到淀粉作为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它是头一道程序,不管做什么产品,第一道程序都是分离淀粉。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总体玉米的加工能力,现在9000万吨左右。实际加工量6000万吨左右,在这里商品淀粉每年产量大约在1100万吨,也就是说我们的商品淀粉,它具备了这些属性,首先它是大宗原料,然后它是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品,也具备农产品的性质。
    在一个它属于加工领域的第一道程序,所以说又具备工业品的性质,这个是淀粉的一些基本的属性,然后再来看一下这个,这个是目前中国玉米深加工空前发展的阶段。我们把它跟美国做一下对比,美国是相对来讲比较成熟的阶段,可以看到美国玉米加工结构当中,已经把一些低附加值的输出到国外,国内大部分是以淀粉为主,因为在美国淀粉是受到政策的鼓励。那么在中国,我们看到有很多的品种,而且这些品种一方面有污染,另一方面这些品种都是属于中间环节,也就是说这些品种加工出来,仍然是一种原料,增加值相对来讲比较低。其中有一个品种,都是重度依赖出口的,玉米淀粉和玉米酒精有很大的出口市场,现在的深加工产品是国内最好的。为什么呢?因为拿的是最贵的玉米,然后加工玉米,现在是深加工产业的现状。
    现在这个情况是目前整个环境造成的,也就是说发展的必然阶段。到后期是要向成熟的去发展,像美国这样的产业发展,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回过头来再说淀粉。淀粉刚才我讲了,一年的商品淀粉的产量在1200万吨之间,一个月产量大约在100万吨左右。中国的商品淀粉量,比我国大得多,因为商品淀粉需要大宗的流通,这个是和中国的资源和区域发展,经济发展不匹配造成的结果。资源优势集中在东北、华北这些地方。那么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作为淀粉这个产品来讲,核心的最有价值的竞争力就是资源的竞争力。那么东北在之前,依靠资源的竞争力,来弥补它的物流劣势,在南方会和华北形成竞争,同样发到广州地区,东北可以说300吨,华北200多,但是东北玉米更便宜,这样可以互相找到自己合适的市场,这是之前我们所说的东北和华北形成这么一个约定俗成的收入链体系,有人也叫东北华北规划。
    实际上这个是资源和物流之间,协调下来的结果。我们知道,在最近这几年,东北的临储,实际上相当于剥夺了东北企业资源的优势,物流在处于领先,可想而知东北深加工产业衰败是不可避免的。这几年整个玉米产业处于北退南进的领域,因为北方的企业,失去了它生存的根本,必然要退出竞争的舞台。
    现在我们可以说,看到了希望,因为临储的退出,资源优势要重新回到东北,下一步产业的格局,有可能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
    那么这个是最近这些年淀粉产业产能产量的情况。这几个柱子变化不是特别明显,有增加有减少,基本是平稳的,但是实际上产业变化是非常大的。那么产业在这几年基本上完全了几个事,一个是产业的初步整合,另外是失恋产业的迁移。这个初步整合是怎么来的呢?在2008年的时候,做过一次产业托底,当时的淀粉企业有200家左右,现在有效开机的厂家已经在50家以内,这些集团也就是10家,这整个速度现在来说是比较乐观的。另外一个产业迁移,刚才说的东北企业在大规模的衰退,这些产能失去了,去哪了?华北上了很多深加工产能,它去了该去的地方,市场就是这样,哪里适合省长,哪里适合生长就去哪里,这是市场的力量。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现在整个产能的利用率状况。我们看到整个的产能,现在还在统计有2000多万吨,这里面划分一个是有效产能,一个是长期产能。在有效产能里,它和产能的量占了绝大部分商品的流通量,怎么放开有效开工量,一年开工率不到10%的,划的长期产能。然后再来看一下这个图,要特别强调一下,现在整个东北的淀粉产量,包括山东的淀粉产量。为什么发生了这种情况呢?还是刚才说的,东北的这几年玉米的高价格,使这个产业已经衰退了。东北失去了淀粉产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那么现在我们说淀粉价格看起来就是看山东定价,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格局不是那么容易打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是要延续华北定价的趋势。之前我们看过临储取消之后,东北资源优势回归,会不会东北拿回这个定价权,实际上最终定价权还是要看华北。华北看山东,这个是目前中国淀粉产业,最密集的区域。
    那么这个图要讲的比较多,别看这个图特别简单,但是淀粉有很多交易特征,都是从这个图来的。写了几句话,第一个是淀粉价格的形成机制是长期定价,淀粉价格现在没有彻底摆脱定价的能力。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但凡淀粉有大的行情出现的时候,它的后面必然有玉米的支撑,也就是他们的方向需要一致,如果方向不一致,淀粉要向玉米回归。这个就决定了什么呢?这个产业交易策略,这个产品的交易策略也把它看作玉米天然的套利。它的走势实在不能再一致了,几乎像一个品种,只不过是玉米价格的放大器。我相信有很多人已经开始那么做了。它交易淀粉,实际上不是在交易淀粉本身,是在交易玉米,他把淀粉看作是玉米的一种另类的替代品。打一个比方,我现在交易淀粉价格,我要看淀粉的交割是在哪里。那么这个地方的玉米价格是什么样的,然后我算出它的成本,我再把成本算下来当玉米,因为大连交割的玉米都知道,是代表大连的港口二等玉米价,但是产业的玉米目前交易不了,但是淀粉就起到了这个作用,你可以把它当作是华北的,比如说9月份,也可以当作是黑龙江的玉米,比如说1月的淀粉,然后通过你的精确的计算,你认为正确的方向,放大还是缩小,这是由玉米带来的交易。所以说淀粉这个品种上市短短一年,成为明星产品,这里面实际上是跟玉米有直接关系的,真正交易淀粉价值的,我想并不是太多,至今之所以关注,就是因为它与玉米非常密切的关系。
    另外一个,我们判断淀粉价值,我一直在说,大家分析淀粉的时候很矛盾,这个产品很复杂,影响面太多,不太好方面,库存这些,这个实际上就很清晰了,如果就这个方向的话,它就是针对玉米走的,你认为玉米的方向是正确的,它的方向也跟着玉米的方向走,所以说只要你的思维方向是对的,这个取决于玉米团队是否厉害。这个是非常简单的。
    如果是之后的话,需要再了解一下产业的状况,供需的状况,那是后面的事。讲了这么多,实际上就说明什么呢?玉米对于淀粉来讲,借用赵本山的话,大连人永远是大连人,什么时候应该是定价模式,直到这个产业完全整合了,剩几家了,这时候有可能会出现那种情况,但是是后话。
    再看一下这个图,这个是最近这些年淀粉的利润状况,我们看到这个变化是不是很明显,它的利润原来相对来讲以年为计算单位,比较稳定,最近几年像心电图一样波动,尤其近三年波动幅度在放大,我分析是现在这个产业高度透明,太透明了。一方面是微信,这个东西太可怕了,这面刚开完会,那面就知道结果了。另外是辛勤的研究员,他们把这个行业吃到骨头里了,这个情况下,你想隐藏点什么东西,你想再搞一些信息不对称,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话,利润出现这样上下剧烈的波动就可以理解了,因为这是市场的行为。
    再一个还有它自身的特点,我们都说,有时候说玉米的时候会说库存,这个产业没有库存这一说,这个产业只有周转,也就是说但凡供需的变化会直接作用于价格,没有缓冲。所以这个产品的调价是非常剧烈的,我们再说玉米的时候,玉米会调价格,10块20块,或者几块,但是淀粉说涨50,有时候涨100、200,跌也100、200。很直接、快速。那么在这个里面,对交易是非常有意思的。
    然后再说利润状况,我觉得后期淀粉产业的利润状况可能还会延续这种趋势,在高利润的时候,由于产能的释放,供大于求,利润低多一定程度的时候,产业供小于求。研究淀粉一方面要研究玉米,一方面要吃透库存的变化和价格的变化。
    说完了产业端,再说一下产业现状。左面是当时的淀粉是比较单一的,医药化工还有出口,出口是10%,不少了。那么在原来味精没有淀粉的时候,味精大部分用玉米,但是后期味精企业用淀粉做味精,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再一个当时的医药化工占了非常大的版块。以前举办会议,全聚在淀粉厂,看到当时医药对淀粉产业需求的支持。
    我们再看2016年,淀粉行的需求,占40%,这还是商品,实际很多是淀粉企业40%。医药化工这块,新出现的需求,造成达成淀粉现在第二大版块,其他还有食品和原材料,这块也是逐渐的增多,这个再拿第一条跟美国的相比,其实美国现在深加工产品种类多达3000多种,都是高精尖的,利润附加值的产品,中国也在这方面发展,出现了很多高端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剂,这些也是淀粉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不过基数太小,暂时不能对淀粉产业形成量上的拉动,只能是利润的增长点,要说现在产业2000多万吨淀粉消化掉,大头还是淀粉商。
    最近几年,中国玉米业出口,我们看到在2010年有一定数量的出口,但是从2010年之后,玉米淀粉因为没有竞争力,不但没有竞争力,别人还会打进来。我们的产品,不大出不去,别人还要欺负我们。这是自身能力不足导致的原因,为什么你的竞争力不足,所以这个产业,淀粉的产量,在最近几年没有什么变化,不是说中国的需求没有增加,不是说中国出现了问题,而是有的份额被国外的产品占领了。这么看的话,后期如果说我们价格跌到一定程度,这个时候会提高成本。
    这个是上半年产业同比增长的情况,上半年的淀粉产业开工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产量增加75%,需求增加了7万吨。有很多人淀粉买卖,然后这个产业怎么样怎么样,实际上它的需求还是增加的,只不过现在产能过剩,体会不到需求增加带来的好处。当需求增加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这个产业后面还有后续发展的可能。当然还是说这个前提,玉米价格得下来,产品成本得先下来,这个是逻辑先后的顺序。
    我们刚才说玉米价格下来了,会给产业带来多少好处,这个是谁带来的,实际上是政策调整带来的,这种实际上是跟大家说明一个什么事呢?大家都说政策是最难预判的,那么在这个图里,可以用大的概念来说,也是可以判断一个方向。那么国家对这个产业的政策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对于玉米的态度,2006年之前玉米也是去库存的状态下,大量的鼓励深加工企业,包括退税、扶持也好都有,但是2006年之后,就出现了一些言论,玉米深加工和与民增量,当时深加工邻域的增长,在2007年发布了一个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说,深加工玉米的用量有根红线,这个红线就是不许超过全国玉米产量的26%。
    严格限制或者说原则上不再对玉米深加工的企业新建,为什么前后反弹这么大呢?实际上表明国家在粮食的态度上,然后在考虑深加工这块产业的利益。后面又出来了很多,让人不太理解的,会包括2011年,要求东北深加工企业停售。在这个限制后,这个阶段以来,出了很多的政策,都是限制深加工企业,包括限制利润,包括限制开工,方方面面特别多。
   2015年到2016年,我们说国家去玉米库存,一定要鼓励有人用这个玉米,那么这个时候,深加工产业或者扶植政策的待遇就相当大,包括2016年开始恢复,包括之前说的收购玉米,我想后面这些政策会陆续出台,这就是说你判断现在政策对你是否有利,或者说利多利空的时候,首先还是看国家对玉米是什么概念。
    这个图是很有意思的,说一下未来的发展状况,这个图是去年做的,绿色的是已经淘汰的,或者说已经下来的。东北是绿的,在华北是红的,这是去年的状况。后面会不会改变呢,我觉得一定会改变。我说了一个山东省的淀粉产量,占了全国40%,这个显得拥挤,去年是什么情况?东北的玉米被北京收走了,后面东北几大优势有丰富的玉米产量,有庞大的玉米库存,还有政策的倾斜。
    后面我说了四个字,叫决战东北,产业在经历了向南迁移后,在今后三年有可能向北迁移。包括我们的行业领军,中粮,计划三年内是加工翻番,包括新进来的大产业在黑龙江大规模兴建玉米加工等等,包括中城扩建等等这些,玉米深加工淀粉这个产业的集中率,在未来还会继续的快速的提高。这就是给整个产业参与者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我们的经营环境怎么样,我们后期会面临什么样的竞争格局,我们的企业怎么去生存,这个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怎么办呢?我想在这里也非常的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把这个产品上市了,上市之后很多企业现在已经在参与,后期我认为参与度要不断提高,而且要加速提高。就像豆粕和大豆期货一样,我们这个产业一定要把淀粉当成以前的豆粕来做,这个是需要摆在日程上的,不是简单的参与,而且要深入的去参与。比如说现在期货类的衍生品,都要感兴趣,都要建立专门的团队来为我们服务。
    作为这个产业自身怎么办?要简单的写了几句话,如果你发展,觉得自己规模没办法再大的话,有两条路,一条是小钻精,不要把产品卖到全国去,就钻研周围需求的领域,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需求,培养你的产品,就用你的,不用别人的,产品的服务要优异化,差异化,独特化,这些客户就是你的忠诚的客户,用别的人的淀粉不行,多好的也不用,用你的舒服。
    另外一个是要做大,大到什么程度?要有话语权,全国剩下4家企业的时候有你一个,达到这种程度。普,不是说产品普遍,普是要制定整个产业普遍遵守的规则,这样才可以。控就是刚才讲的核心优势,这个产业本身就不是什么高附加值的东西,资源永远是第一优势,控就体现在控制资源上,这点要立足于资源优势,把下游的产业吸引过来,做产业园模式,这个是跟美国差不多。让消费从广州到东北来,然后加工产品再运到销区,它过来给你提供原料,再收它费用,我想这个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那么现在说一下后期,我们说需求这块,我们说成本或者说价格下来了,需求立即增加,需求怎么增加,现在跟大家说一下,本身淀粉就是头道工序,下游产品成本已经下降了,它的价格下来了,它的需求也会高,这就意味着一旦价格下跌之后,你的需求可能会呈几何倍数增长。这个问题大家都能理解。
    那么这个价格下跌到什么程度,才能打开需求的盒子呢?现在谁也不知道。包括现在行业内的价格,又提高了价格,这个价格七八年内已经见到了,所以说我给出这么一个价格形态,中国有2000万吨的淀粉产能,你的价格下跌,首先会刺激出一个新的需求,那么这个新的需求出来之后,有可能会产生价格,但是别忘了,有一半厂子是闲置的,开起来之后又供大于求了,然后价格又下跌,第二类需求,然后再回来,然后再下降,一直到把所有的产能都激发出来,你的产能不够了。这个时候你会迎来一种真真正正的大反弹,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这是有逻辑顺序的,你得价格先下来,先跌到底,信心是哪来的?是跌出来的,跌到底市场才会反弹过来,这个底也是市场给的,我现在没办法预测这个底在哪,但是逻辑很清晰,一定是先探底,才能有后边的需求增加,才能有后边的价格反弹,否则的话,今天所说的需求增加,没办法做交易,因为它不是实在的东西,但是价格下跌这个事,是一定要先发展的,所以在这里也得说一下,我们的玉米不能再有大的反复了。现在整个深加工处于起死回生的初级阶段,如果这个时候玉米再出现政策上的反复,这个产业可能要面临再一次的崩溃,欣欣向荣得来不易的产业,可能转眼就消失了。
所以说,话说回来了,这个产业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最终还是取决于玉米。今天跟各位领导汇报到这里,再次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为我们这个产业提供这么强大的平台,今天我也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各位领导做这次报告,如果会后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找我,谢谢大家。
 
 
主题演讲6:蛋鸡行业发展趋势及养殖模式创新
芝华商业数据有限公司CEO 黄劲文
 
大家下午好,专家们好,
    非常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这是第三次参加玉米产业大会,回忆一下上午金总的讲话,我们有朋友看到今天的照片说怎么底色这么绿,国际产业大会,这个是与国际接轨,国外是红色是跌,绿色是赚钱,所以绿色是非常好的颜色。
    今天讲鸡蛋跟玉米的关系大,实际上蛋鸡行业主要是由于玉米的下降,跟去年比平均价格跌差不多1块钱左右,正是玉米价格1块,成本下降。
    首先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蛋鸡行业,行业大概是现在3500亿年产值,种禽环节,还有包括首要,设备,大概有1000亿左右的产值,蛋鸡的养殖环节,还有鸡蛋的贸易、销售和深加工,所以加起来大概3500亿。从鸡产蛋讲我们讲每年是2800万吨左右的产量,我们看到,右面的图,在90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产量相对比较大。首先是人口的红利,相对来讲经济的高速增长,鸡蛋作为人均量是在增长的,最近几年基本上属于比较好的一个增长。
    我们再看这个行业非常多,农民散养少一点,但是作为专业的养殖,这块是非常多的,有几十万家,以养鸡为主业的农户,全国有四五十万家,还有是大型的专门做鸡蛋贸易的贸易商,还有是一些深加工的企业,深加工是像蛋清等等这些深加工产品,还有像月饼、烘培、面包。
    从全国蛋鸡行业分布,聚集在东部人口密集的地方为主。我们看到一直是从黑龙江,一直往南走,走到广东,东部的靠海这块,全部是养殖的,再加上中间一块,从江苏到安徽,河南、湖北,还有四川,这些都是传统养殖的地方。这里有一些特点,有十个省主产区的产量占了前面产量的78%,另外一个是有些地区与销售相比,像广东省,它的产量非常少,需求量非常大,所以是净流入的地区,除了广东还有北京、上海、浙江。
    我们看看鸡蛋,主要的消费是怎么样的情况。在来讲是深加工这块,占比重很小,主要最大的一块消费是家庭消费,老百姓餐桌上,自己在家做饭的消费,占了鸡蛋所有销量的53%,超过一半。第二块是户外消费,主要是去餐馆,还有单位、学校的食堂这些消费,占了28%,另外是烘培消费,烘培消费实际上是粗加工,就像神丹牌鸡蛋,这种是把鸡蛋一些简单的清洁处理,然后打一层膜。还有深加工,把它做成像咸蛋、皮蛋、五花蛋,还有面包烘培占了25%,鸡蛋大家看到,它是不是刚性需求的产品,基本上主要是家庭消费,跟收入没有太大关系。
    对于户外养殖,比如经济环境好,在过去GDP增长10%以上的时候,大家去餐馆吃饭、宴请,这些都会比较多,经济下滑以后,这块明显减少,特别像中央八项规定以后,这种特别是宴请的浪费性的需求就下降了。
    鸡蛋加工企业开工率比较高,但是鸡蛋价格比较高的时候,目前来讲很难把这些价格转嫁到消费者上,鸡蛋价格在4.5元以上,很多加工企业会建厂,很快基本上卖掉。所以这块弹性还是比较大的。
    今天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今年我们做的鸡蛋品种上比较多的,包括从五月份到八月份,连续做了四场市场调研,从北方的辽宁到北京,然后到河北、河南、湖北、山东,一直到广东,做了四次市场调研,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结果,首先我们看到,五月份在河北做的调研,鸡市场是传统的鸡蛋市场,这里看到蛋养殖同比增长数非常多,达到百分之二三十的增加,包括一些跟养殖相关,像鸡笼一些设备的销售。今年比较大的问题是成本增加。我们在河北采访一家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它的代表性是因为它在全国的销售行业是非常多的,它把全国分成十个销售大区,主要是种鸡鸡苗,销售期的变化,能够准确的反应出来。这里看到全国整体来讲,是在增加的,增加比较大。但是各个地区的增速是一样的,有些传统的产区,像环保等等,增量比较小,特别是以前没有试过以前的亏损,没有什么负担的,然后上鸡上得很快,整体来讲大幅度增加,这个也是验证了今年鸡的存量很快,增长的一个指标。
    还有我们看到,山东企业,还有大商所的交割库,这里看到有一些分歧,包括润东,他们的变化是原来种鸡,种鸡质量比较差,青年鸡三个月左右的鸡,一个到两个月可以直接下蛋,小鸡要五个月孵化,这个能够看到前一段时间的价格起来了以后,就不愿意等五个月再卖鸡蛋了,宁愿吃直接买那种青年鸡,能够更快的把鸡蛋放出来。
    这个时候当时看是比较疯狂的上鸡苗,包括订鸡,已经订到十月份。还有一个,我们去了北京,北京也是全国最主要的销区之一,北京也是全国鸡蛋行业定价的主要风向标,我们看到基本上判断,市场上看到的,大鸡蛋小鸡蛋,如果鸡蛋上市,小鸡比较多,这些小的还会逐渐变成大的,这个对市场供应是比较大的,因为小鸡蛋和大鸡蛋,小鸡蛋是40克到50克,大的鸡蛋是70克。中鸡蛋的产量比小鸡多1/3。在五月份预测八月份会是4块钱的高价格,回过头来看,今年高价是8月底多9月初,今天是9月13号,15号是中秋,中秋鸡蛋销售来讲,批发包括做月饼、蛋糕,在节前大概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真正的需求是7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如果商超零售端大家去商场促销,卖鸡蛋,这种的话,应该是节前10天开始。所以最近这两个礼拜鸡蛋的价格上升,基本上商超会全面启动,到现在为止,今天的价格是在产区基本上4块钱左右,销区像广东各地不一样,大概有4.4到4.6块钱。
    这里面是辽宁主产区,一个是在锦州黑山,一个是在大连周边,旅顺。生产是在沈阳,这几家基本上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非常准确的,基本上4块钱左右,这个辽宁还是有非常多的支持。去年可能是在4.8、4.9元,但是今年达到这个高点,基本上最后一天市场零售价都差不多。我们再看一下,蛋鸡行业的一些主要的数据。首先看总蛋鸡,这里面是一个增长的情况。我们看到今年有66万,跟去年同期比大幅度增加了39%,从供应端来讲,压力非常大,整体来讲是属于供应过剩的情况。
    我们再看看距离鸡蛋生产更近的行业,就是种蛋鸡,也就是现在正在下蛋的母鸡,种蛋鸡决定了能够有每天的鸡蛋的产量,高峰期在产蛋鸡是90%多,就是100天能够下90多个蛋,有几天不下蛋。低的话有可能会到80%,刚刚开产的小鸡可能是80%,还有是很老的老鸡。八月份的数据看到,蛋鸡存量在12.46亿只,这个跟7月份比略有下降,环比下降了0.32%,但是跟去年同比比较,增加了接近13.96%,这里面为什么是在有一些略微的变化,实际上目前在我们看到的,每个月都会有新开的蛋鸡,上个月没采蛋,这个是从吉林资料来的。另外一个在种蛋鸡减少,高龄母鸡,当吃饲料的时候,超过下蛋的产量的话,8月份整体来讲淘汰量超过基本的量,整体会有一个略微的影响。
    另外一个指标,后备鸡,现在养殖户养的还没有下蛋,五个月前的鸡,这里面看到的是有一个大幅的下降的趋势。同比有一个30%多的增加,为什么下降呢?今年的情况,我们在上半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属于比较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玉米饲料的成本幅度下降,所以上鸡的时候是非常疯狂,但是到七月份,我们说传统的旺季开始涨价的时候,今年出现的情况,7月份比6月份价格低,这是十几年来的统计数据第一次看到的。所以在养殖户上鸡的积极性非常大,7月份预期涨价没来,对很多原来想上的鸡苗就不上了,或者是推迟订单或者取消订单,出现了这样的情况。8月份鸡的产量,比7月份下滑。
    这个图展示的,是按鸡的生育周期,大概商品鸡跟小时候散养的不一样,一般是100天到150天,应该是有四到五个月,是不下蛋的,我们说是后备鸡。过了四五个月以后,大概一年的时间,基本上是维持在产蛋率在50%以上。我们说蛋鸡养殖它的几个成本,头几个月,这个鸡是不下蛋,但是每天要吃饲料,这是它的一个成本。到开产了以后,每天下鸡蛋,卖鸡蛋的收入,减去饲料的成本,这个时候是挣钱的情况。100天到150天淘汰的时候,这个老鸡是可以卖钱,比如4块钱一斤的鸡,整个生命周期在15块钱到20块钱左右。这里面我们看目前鸡的不同状态,从后备鸡到中蛋蛋鸡到大蛋的蛋鸡,从这里面推算出来未来的鸡蛋产量,未来会怎么样。这个和未来的供应是有一个数据,现在看到一个结果,大蛋鸡占质量非常大,也就是说目前来讲,供应压力很大,因为都是产蛋度非常高,市场供应非常大,马上中秋节,在10月份到11月份是需求的淡季,过了以后,到1月份到12月下旬开始,进入到需求的旺季,我们可以测算目前的鸡会不会在春节前淘汰,如果在12月份前后淘汰的话,那个时候就发现蛋鸡存栏会有比较大的减少。但是需求在那个时候开始,这个时候供需的变化就会比较大。
    我们说国家一直在提供给侧改革,在蛋鸡的环节上,我们是看不到有什么效果,供给侧改革一般是在行业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做的事情,我们看左边的图,蛋鸡养殖,从2011年到现在,整整五年时间,基本上是处在一个盈利状态,没有什么亏损,只有短短的2014年出现过一些小的亏损,我们说2014年开始到2015年都是非常大的盈利,特别是2014年平均一只鸡的利润,达到30多到40块钱,在这个行业算是一个暴利。然后是从今年来看,也是有十几块钱的盈利,在这样整个行业是属于盈利状态情况下,养殖户不会主动减少的,所以说这个供应一直会放缓。
    目前是什么样的状态呢?鸡蛋的价格,过完了中秋以后会跌价,跌破3—3.5元,会到2.8到2.5,但是对养殖环节来讲,是等饲料成本的下降。这里的成本是要看是什么企业,一般规模企业是比较精准的算全部成本,包括厂房设备的投入,到鸡苗,还有人工投入,还有环保的投入,全部算上,大型企业可能算出来的成本,在2.6元或者到2.8元左右一斤鸡蛋。现在是盈利状态是非常好的,我们看大的企业,都有规模。小的是什么状态,一般的农户,因为是自己打工,就把工资算进去,基本上是看饲料成本,每天看捡了多少鸡蛋,卖了多少钱,吃了多少,用了多少,只要是挣的,只要是卖鸡蛋钱超过买饲料的钱,就会继续养。这个钱就非常低,测算全国平均大概是2.2元左右,鸡蛋价格接近4块钱,从现在到明年应该非常悲观,明年的鸡价可能在3块钱左右,这个时候都不会出现自动的降下来。这个决定了整体来讲,应该是供过于求的状态。
    刚才讲了淘汰鸡的情况,我们看到淘汰量是超过了新增量,所以说这两个月看到的总体的占比面积在下降,但是下降非常少,我们是新增的量还是在增加,只不过是最近,特别是7月份到8月蛋价比较低迷,很多养殖户觉得鸡差不多了就卖掉。
    我们看到未来一个是正常淘汰,把鸡养到500天以后淘汰,这个是正常情况,这种正常情况发生的机率不是很高,大部分或者是延迟淘汰,或者是提前淘汰,延迟淘汰就是说鸡蛋价格非常好,利润非常好,就尽量让这个鸡多下蛋,多养一点,会养到六七百天,包括其他的手段延迟蛋鸡下蛋,因为鸡每下一天蛋就是在赚钱,如果把鸡卖掉了,就没有卖蛋的收入了。养殖利润好的前提下,就会逐渐延迟淘鸡。
    什么时候会出现提前淘汰,就是深度亏损的时候,就是每天亏钱,就可能是400天、450天的鸡就会淘汰掉。这个存栏动态的变化,这个是中国鸡蛋的价格,饲料的价格,养殖的利润,另外是比较精准的把握农户的心态,相互来讲还是随大流的,信息比较落后。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提前淘汰。
    下一个是存栏的这些,也会受疫病的影响,今年算了一下,今年秋冬疫病发生情况比较多,如果一旦发生,就可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会出现一些情况很难把控。鸡蛋的品种有一个非常大的季节性,这个过去十几年的变化,都证明了它的季节性非常强,一般是一年算下来,有几个大的节日,第一个是春节,清明节是很小的节日,然后是端午,然后是中秋、国庆,一年围绕这几个节日,节日前一般会出现生产企业备货,引起了需求,导致蛋价的上涨,实际上节日开始之前,会下跌,因为从生产发货环节,已经是备货了,所以最后出现价格的下降。
    我们看看今年中秋,过两天就是中秋了,我们看看过去几年的情况。平均节前几年下来,平均4.78元,节后会有大幅度的下降,下降0.99元,这个降幅是非常大的,8毛钱以上的降幅。
    从今年我们看到节前的高点,是到4.2元,现在期货盘面是3370左右的价格,实际上非常有趣,节前在期货盘面两次出现1609的高位是4300,现在现货价格是4.24是节前,现在1701的价格是3370,这个正好也是比较准确的预测,节后特别是中秋和国庆以后,大概现货价格3.2-3.3,目前来讲的是期货这几年来的行情。
    时间关系,后面简单过一下。东北地区、东南地区,湖北、湖南,包括广东产量在上升,传统的地方也受到一些压力,新的地区限制比较少一点。另外是规模化,现在不像以前,以前是三五千只鸡,现在上的是十万只,百万只,甚至是几百万只,产业发展很快。另外是和金融的结合,在目前来讲,这个行业里面参与的是很大企业,还有这个行业的贸易商比较多,中小的养殖户相对来说比较少。交易所一起合作,去孵化去培养这个行业,给大家做培训,让中小企业也能够参与到这个市场来。
    目前来讲,也就是说因为期货的门槛相对比较高一点,五吨鸡蛋是一个合约的单位,对一些养殖户来讲,产量不够,所以通过场外期权,按照1000只鸡为一个单位来买保险,让中小客户也能够参与到期货市场当中来。目前来讲,这个行业规模化还没有完全形成,场外市场真的非常好,不需要有专业期货的研究和专业,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域。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如果以后有机会,大家可以关注我们的芝华数据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现货价格数据对外公布,谢谢大家。
 
 
主题演讲7:以期货市场创新迎接玉米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大连商品交易所农业品事业部总监 王玉飞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与我们玉米产业朋友相聚在秋高气爽的美丽滨城,可以看出我们玉米期货,确实迎来了黄金的时期,我们大连商品交易所准备以什么姿态,用什么样的创新服务,来迎合这样的时代带来更多的服务,这就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第一,我简单讲农产品期货情况,第二玉米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机遇。第三部分再讲未来我们要不忘初心,持续的为产业做哪些服务。应该说大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期货,我们在座各位并不陌生。我们上市有10个产品,这些商品发展非常平稳,我们平均只有0.9%,经受了大宗商品过热的考验,可以看出我们过去5年,农产品持仓率持续增长;右边是与2016年的相比,我们这两个品种都非常好,玉米淀粉比去年持仓量增长15倍,我们农产品全年达到396.35万手,是去年1.11倍,这张图可以说明交易量,参与的数量,大商所是4.46亿手,这个张交易量比较大的豆粕、玉米、淀粉、棕榈油,增长13倍和17倍,参与客户数也增长非常明显,大家看一下,红色的柱子就是参与的增长,第二点就是客户结构不断优化,这里玉米淀粉排在第一位,玉米第二位,我们客户理财财产占比比较高,这里可以追加5%的百分点。
    这里是我们用来评估产品的过去套保效率,我们玉米套期保值效率增长8倍,也就是说从这个套期保值安全性,能够保值增长8倍,这个是非常突出的。第四个就是价差持续提升。我们做了个图,2015年蓝色,2016年是红色,大部分的品种相关性都在提高,价格也是真实有效的,我们有指标就是每500毫秒平均值,这里是值越小,说明品种的流动性越好。大家看这个蓝线图和去年的红线,是去年的情况,最后就是我们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2015年期货有7个排在了前20位,第一个是豆粕期货,这里玉米期货,玉米淀粉期货分别排在第9和13位。第二个期货市场发展迎来历史机遇,我们看玉米市场加大。最右边既是临储政策取消以后,价格波动非常明显,通过数据分析,2016年上半年参与玉米期货企业增加10户。另外饲料企业整合从2009年1.2万户,现在变成6000户。这里是2012年生产量,他们是1.94亿吨,平均1.78万吨,增长2.3倍。农民不用说过去也需要玉米,现在市场化,补贴多少,市场是不确定的。在这样情况下,我们通过深化融合为产业服务,我们第一个跟大家说非常好的平台,之前玉米期货的崛起,已经成为耀眼的明星,客户数都是增加的。另外我们今年也降低了手续费。
    第二个体系创新方面,我们做了比较大的改革,就是集团化交割,去年在玉米产业大会,我们已经讲到,经过两年时间,非常高兴我们实际上核心的是它的管理方式的改变,未来我们交易所会选取大量的玉米产业的龙头企业,作为大商所的合作单位,成为交割仓库,有这些集团来分担风险,这些集团将把我们认为可行的仓库,加到大商所仓库来,一起服务。变化是集团和大商所之间的变化,我们现在一共考察141家商户,现在选择的4家集团,现在141家商户考察19家,第一期要4家,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这样东北的布局东北产区已经做完了。
    集团化交割的特点第一个集团信用,第二风险,第三,仓单。大商所单独成立一个机构,进行串换。在可能的情况下,就是卖方尽量要满足买方的需求,要能够提供一定的数量的转换,能够大家就近接货,这里面大家要注意听,第一个我们延伸交割,从1701开始实施,实施以后我们延伸交割了,就全部公开。大家如果愿意成为延伸的话,可以到大商所申请,延伸的概念就是以一个库点为基准,其他库点以这个点为基准,德惠和铁岭两个仓库,如果买方在德惠和铁岭接货,你愿意的话可以提货,不愿意交仓库,可以把货物拉到营口港,现在也有企业开始申请,我们也欢迎。
    第二,集团交割。注册资本要1亿元以上,把分布在全国,东北至少有1家仓库,还要有很强的管理团队,我们仓库的管理层要进行考核,大家可以到大商所进行申请。如果自己不够标准,说我就有一个库,怎么办,可以和大商谈,加到大商库里去,跟我们大商所进行沟通,因为集团报上来的库我们一定统一。现在就是报仓库非常踊跃,一般我们需要网点多一些。
    未来我们集团交割分三步,第一在东北设库,第二在其它地区开始设,我们过了十一以后,就是河南河北,山东,包括南方的其它区域,我们现在都要和集团谈,这些集团想探索在关内的省份做交割库,尝试创新和我们进一步进行交流。未来我们想这样,东北这些库基本都定了规定的实验室。不光它成为一个价格,是能够报价,而且他形成了一个资金流,银行可以贷款。另外我们一些港口做港口的联动,只要是大商所交的货物,实行快速便捷通道,我们实现了货物流、信息流安全运行。
    除此之外,我们为了玉米市场更好为产业服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另外我们体制运行进行调整,今年我们在玉米淀粉,又做了中国期货市场管理内容,我们出了一个交割指南,也就是说,玉米淀粉的交割指南,针对交割仓库的指南,还是质检机构指南。通过一系列努力,我们实际上参与期货交易,增长非常快,大概企业能占70%,现在都与大商所有关联的。
    再简单说一下鸡蛋。鸡蛋从1701开始,做了非常大的变革,核心就两项,第一个就是全月每日交割,实际上能达到全年交割,就是把所有月份都连接上了,每个合约月份基本上能够交易日非常长,都是在这之前都是可以交易的,你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卖方可以提出交割。第二个就是车板交割,现在有很多的农贸市场,还有下游的消费企业,做面包的,这个企业本身不产蛋。这样的话鸡蛋品种后期我们看看市场运行,我们可能把持仓量放开,现在反映最大的问题,鸡蛋套牢的问题,我如果一个企业我想做大的话,就300手还不值得配一个团队,下一部大家请放心我们以做调仓。另外这个就做了一个保险+期货,这个在国外都已经有150多种,我们大商所的试点,现在涵盖玉米大豆鸡蛋,12个项目里有9个是大商玉米的期货价格试点。
    再讲讲未来,第一个增加玉米新品种,我们现在也研究玉米的期权,第二个完善产业链的品种,我们大商所围绕产业现在也在做生猪期货,我们认真调研听取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家有自己产业里有生猪养猪企业可以联系我们。
第三个就是我们要进一步提升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功能。另外,财富管理功能,我们知道国际市场散户非常少。最后我们作为一个最美好的展望,按照美国期货品种看持仓量是一半,我们中国玉米市场2.20亿,我们相信通过在座的努力,我们玉米产业的明天一点会更好。谢谢大家。
 
主题演讲8:场外期权创新助力玉米现货企业持续发展
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军
 
 
    场外期权是两个名词,一个是场外,一个是期权。什么是场外期权,要不要场外期权。在今年年初,我去吉林走访,我在走访的过程中,是想了解一下玉米整个情况,我发现一个问题,当时企业对我们期货确实是不太了解。当时年初春节过后,我们整个玉米收储政策还在实施,我们2000块钱一吨。所以我去走访的时候发现很多企业不理解,觉得你们这个期货是不是跟我们没关系,背离。所以我这次走访印象特别深,我在想什么原因造成我们期货跟企业之间对接不上?这个问题后来我回去想,我觉得存在我们缺少场外市场,就是说我觉得我们期货,其实是综合的反映了这个时期我们的整体各方面的因素情况,这个价格当时年初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一直往下跌。收储价格一但停掉,就会有很大的问题。
    当时我们整个供需情况,给予和需求存在非常大的缺口,供需有2个多亿,这一系列因素,再加上我们的现货,这些玉米在我们交割上来说,可能差的玉米也可以交割,但是我们的产业不理解,如果我们有一个场外市场,这个场外市场的做法,各个品种、各个品质、各个区域能够进行分类交易,大家都能非常好理解。比如说我现在期货市场价格,对应的应该是哪一块的价格,哪一类型的,这种运行如果形成的话,我觉得整个市场就非常容易理解,经常会出现我们大家都觉得期货价格,是不是有资金操控,但是不太可能,我们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不一样,美国市场先有现货,有了现货市场以后开始慢慢交易形成,美国人喜欢喝咖啡,就形成门店市场,就是我们说的场外市场。所以美国的市场是自发形成,在这个形成过程有一个非常好的,这个期货市场是政府推动的,所以我想这样一个过程,跟国外市场是不一样,我们从后往前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到现在缺一个发达的场外市场来和我们的期货市场、来和我们的现货市场比较。所以我觉得十二五,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场外市场,能够发展起来,对于期货是非常好的。我们到了一个必须要发展场外市场的过程,我们的广大企业,非常需要一个发达的场外市场,来和我们对接,说到这里,我们今天在座的来宾有不少企业。
    这张图上面大家看,这是从1985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现在为止玉米的价格。这个里面大家看是非常明显三个阶段,2010年以前,我们整个玉米价格呈单边走势。所以我觉得在2010年以前或者再早一些,可能在2005年2006年,基本上就是你只要有胆量就行,你有多大的胆你就能挣多大的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这里有一个数据,右边这个图可以看出,在2010年,这个情况下我们可以看一下,从2010年开始,一直到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但是当时我们为了保证人民币,就像今天早上有一个嘉宾说,当时我们口中有粮心里不慌,所以那个时候也担心。这个政策导致什么?供大于求的情况。
    到2014年以后,国家经济开始下行,已经没有能力来支撑,只能是改革我们的粮食,结果马上推进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以后,会是什么结果?2014年到2016年单边下来以后,2016年以后价格会怎么走,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走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肯定的,2010年单边走势也不可能,也就是说,今后走势出现比较大的单边走势可能性不大。
    第二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看一下数据,这个是美国的市场,我比较了一下,我们中国市场到现在为止,玉米波动率10%,美国是30%,价格的波动一定会增长。所以下一步对我们企业来说,靠什么挣钱,2010年靠胆子挣钱,2010到2014年靠国家救济挣钱,现在今后我们靠什么挣钱?我们靠资本挣钱。对新的东西,你了解了,你才能实现挣钱。期货是一个非常好的必须的东西,但是从期货的基础上说,我们可以有更好的需求,我觉得对于我们广大的生产企业、贸易企业来说,你可能并不是太了解金融。对于我们广大的企业来说,扮演什么角色就用什么角色。比如说我们要用玉米,我做一个保值怎么做呢?万一涨上去怎么办,涨上去我也能买,你可以买一个场外期权,你就买一个3个月的场外期权,价格跌下去怎么办?没关系,市场上1400、1500都可以买到。打个比方,我们车子买了以后,我们一个二三十万的车,需要付车险。我们期货基本上6%左右的期权费。价格跌下去,你该怎么甩购你就怎么甩购。非常好,所以你就做一个期权的使用,对于期权工具能不能角度换一下,我跟你付钱,你们企业收钱行不行,你作为企业期权的提供者我作为购买者,没有问题,这就是在期权里可以带动企业去发展,这非常好。第三个我觉最大的好处,你赚钱我一定赚钱,所以我希望你赚钱,因为你赚钱我也能赚钱。
    我举几个例子,这个是我们整个场外期权各方面,大家各自承担什么,大连商品交易所最近开发场外期权的一个业务平台,在这个业务平台上,我们双方进行期货交易,可以进行清算,这个大家觉得很放心,我们相互间有一个信任,通过大连商品交易平台,大家就非常放心。
    在这个中间有很多的应用,比如说对玉米种植企业合作社来说,最需要的是当他们玉米收割以后,能卖出一个好价格,所以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了保价。我们今年黑龙江做了一个大豆的玉米的保险+期货,去年的时候,我们给他们做的大豆。所以农民最关心的是,当价格上来怎么办,五六月份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对什么价格感兴趣,这个报价给你签一个场外期权,中间的价差如果跌下去,我们赔给你。
    第二个对于大部分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他们希望能够采购尽量便宜的玉米,还有贸易企业他们希望有库存。这个是玉米加工企业可能需要一个玉米保价,他希望采购到价格低的好玉米,这个时候我们就提供一个场外的期权。比如说今年价格1434元,你觉得太贵,这个时候对你来说,价格小幅波动,但是价格的的幅度波动你是不能承担的,你给我保一个1477的价,这个在12月13日如果这个价格高于这个价码,你就按照1477的价格,这个时候你会付出三四十块钱,这个就是给我们玉米企业做的保价。由于时间关系,我想这样,给大家布置一个思考题,第一个,你需要场外期权吗?最适合你的业务模式是什么?因为场外期权有各式各样,你可以选择一种适合的你的。完全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来定产品,所以找一个最适合的业务模式。第二个,这种业务模式最大的风险是什么?作为我们来说,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可以给大家提供。我们非常欢迎大家能够到杭州来,看一看我们现在不一样的美丽的杭州,欢迎大家谢谢。 
 
 
主题演讲9:玉米主产区种植情况调研及分析
中国玉米网总经理 王宝全
 
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有机会在这个平台跟各位汇报一下对2016年玉米主产区生产情况的调研,以及调研数据的分析。也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给我们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对于2016年玉米生产情况市场关注,原因也是今年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背景。有哪些方面呢?我总结了几点,首先是有非常大的库存,第二个是临储改革,最后有相应的政策和配套的措施,包括临储改革和市场化定价,价补分离,在这个政策之下,目前,玉米期货市场活跃,交易量大,原因是因为大家对未来期货价格的定价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今年期货价格受供需影响,价格非常低,程度不好说。还有人认为,毕竟国家还要考虑收益,从供给侧来说,包括种植成本、进口成本等等方面,都认为价格比不太低,等等方面都有。
    另外一个方面是镰刀弯政策,镰刀弯是为了去产能,通过去产能进一步改变国内的供需结构。鉴于以上几点,说一下今年对玉米生产的调研,有几个方面,首先是结构的调整。另外是种植成本,刚才说了,既然我们是有定价的关系和逻辑,作为成本可能是大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还有种植条件和单产,今年比较多,包括了我们说的南方区域的降雨,东北的干旱,以及前一段时间台风。还有是国民心态,国民心态是相对宽泛的概念,在调研过程中对农民售粮的价格的心态,对种植调整的心态,以及对国家政策,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观点我们也梳理一下,和大家做一个汇报。
    首先说工作,首先是我们的调查,玉米网每年在播种期和收入期做调查,播种期在6月,收入期在9—10月。7、8、9月相对来说是干旱期。对这些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调查,今年把这个观点放在黑龙江的干旱上。九月份夏季之后,拿回来了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主要是黑龙江西部,我们说的今年的旱情,先旱后雨的情况。还有是一些好的差别的升级,现在企业力量非常强大,包括今年供给侧改革之后,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拿到很多地方不公开的对今年调整的信息。
    接下来分各环节回报一下,首先是种植成本,这里看今年主产区的种植成本,种子化肥成本基本保持稳定,种子成本整体有小幅度上涨,开始是有预期的,供给侧改革之下,种植成本是产能过剩,2015年种子生产出现减产,包括新疆、甘肃在内的区域,种子产能下降。化肥成本主要是产能过剩,包括现在对于化肥使用的提高,对化肥用量减少了。今年连续两到三年,化肥质量整体下降。
    实际调研降幅是低于市场预期的,今年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今年到底种完了之后能卖多少钱。去年我们知道,在玉米价格跌之后,农民收益受到一定影响,今年肯定是要下降的。
    但是如果现在看来,农民以这种种植成本,可能还是对于今年的价格下跌预期,考虑不充足,这种情况下,后面可以看一下,农民种植到底是多少。
    收割成本1300左右,基本上跟去年持平,这里面如果看每公顷的成本,大家可能概念不清晰,把单产算下来以后,看每吨是多少。东北每亩的单产,每公顷单产要高,都在9吨左右,实际我们知道,报单产6.5—7.5,后边预估的单产提高,因为我们主要考虑的这部分比较高的农民。另外一方面,如果偏于单产的话,整体是有变化的。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6.5+6.5+7.5的成本,是1500到1600。1200的成本来算的话,加上各项退出费用,是1450—2450的水平。
    这是黑龙江,整个东北数量和价格相差很大,从辽宁到黑龙江,数量价格相差比较小。但是今年世行定价之后,价格逐渐的凸显。农民的种植收益也是最低的,这副图显示的是整个黑龙江全县种植成本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伊春,其他区域玉米的高地成本在1万左右,在这个成本之下,可以想想,包括黑河区域,双鸭山区域,靠北的区域,这些农民低于他们的种植成本的话,市场是什么反应。
    接下来看种植结构的调整,镰刀弯政策,在2000年出台之后,非常明确的调整了区域,主要调整的方向,可以看出东北有粮区,有3000万是预估的,整个中国的北部都涉及到了,剩下包括西北区域,包括西南区域。我们考察情况,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从主产区来看,辽宁主要是在沈阳和铁岭,是辽宁东北部主要玉米产区,据我们考察了解,这个区域本身不作为重点区域。调整的品种包括果蔬、花生、杂粮。这两个区域主要调整方向,后期会有了解。辽宁主要是西北,朝阳、葫芦岛这些区域,调整的主要速度也是达到80%。另外今年主要在西部这些区域,另外还有东部的一些区域,调整品种比较多。
    调整面积最大的就是黑龙江,黑龙江调整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齐齐哈尔、黑龙江黑河区域,调整的范围比较大,调整地比较高,各个地区调整达到40—50%,成本品种相对来说比较多,在考察过程中,包括辽宁在内,涉及到玉米的种植的下降,调整什么品种呢?不是很清楚,也没人知道。还有一些花生怎么种,不太清楚。还有一些想种花生,没有设备,今年这种情况会遇到在技术、设备,包括经验上都有一些限制条件。但是黑龙江这种情况比较少,因为黑龙江包括其他区域,这些区域有很长一段大豆经典经验,在玉米种植之后,国家注重政策指导之后,农民大面积调整选择市场。
    就华北区域来说,改革力度很大,山东基本上是没有调整,河南今年已经突破市场预期,包括开封、商丘、郑州等地,调整品种比较多,包括玉米、药材、果蔬、花生一些都有。
    河北地区主要是在北部,属于镰刀弯区域。总结一下我们对于考察期间,对于种植结构调整的总结情况,包括改革区域比较集中,对于改进的品种,没有合适的农作物替代玉米的收益,估计成本下降之后,种植利润有所增加。还有一个是受到种植设备、技术条件的制约。
    另外我们把官方的数字报出来,今年关于种植结构调整的数据,进行了汇总。首先农业部的时候,预计今年,计划今年调整3%,总结上半年工作时候提出来,预计今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3000万亩以上,实际分到各省,吉林、辽宁、内蒙,基本按照之前的调整预期,大概300、200、200这个情况。河北、华南这个情况不少,合计一共是调整了3500万左右。按3500万来算,因为面积减少,导致产量的减产达到了400万吨左右。
    接下来看一下今年天气对于作物的影响。在今年年初三四月份的时候,国家气象局网站就把今年的气象作为预期,今年厄尔尼诺现象会在五月份结束,但是它的影响会持续。按照今年逐渐全球变暖的气侯来看,可能会在国家的南方,有大量的降雨之后,实际来看7月在南方的降雨比较普遍。整个种植区的天气情况,整体来看,在东北的气温比往天高出一到两度,降雨量充足。在这种情况下,辽宁、吉林作物有延时。辽宁吉林大概提前量到三天,黑龙江大概整体推迟了二到五天这么个情况。
    从整个市场预期来看,这里面截了几个图,每个月降值图片,可以看出,在五到六月份的时候,国内主产区比较充分,进入六月之后,东北出现了降雨情况,进出八月份可以明显看出,在东北包括华北的山东和河南区域,都出现了明显的降雨的情况,河南相对来说严重一些。
    反应的是我们国家在八月份监测的国内干旱情况,可以包括内蒙东北部区域,还有华北区域。这是我们在黑龙江西部调研传回来的图片,考察的时候是从广西到大庆、齐齐哈尔,到北部的北安,整体来看,最北部的区域,相对好一些,但是主要其他的干旱区域,在齐齐哈尔、黑龙江,和乌鲁木齐,看到玉米图片,因为干旱的影响,导致这些玉米授粉时间不均匀,出现了棒细,枯竭比较严重等等这些情况,这些我想对当地产量会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这块刚才说了,南方主要的降水,大范围的洪涝灾害,这些区域作为受灾的地区,达到230万公顷,整体来看受灾范围比较大,对玉米的影响也是很大。
    8月底的台风,对于国内的主产区,东北这块造成了一定范围的倒伏,玉米的产量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这里把2012年的数据拿出来做一个比较,2012年我也去东北考察了,2012年的走势是从南到北,从辽宁、吉林、黑龙江,跨了东北主产区,考察时看到,玉米的减产本身是相对有限的,干旱差不多,玉米虽然倒伏了,但是因为根茎没有彻底折断,玉米在完熟阶段,主要是倒伏之后,玉米淹了,造成的损失,另外是倒伏收割比较困难,这些是风灾出现的主要的影响。但是对于玉米的产量影响是有限的。
    首先是玉米主产区,包括吉林的延吉地区,包括黑龙江东部地区,东部对于玉米来说,是玉米、水稻相对比西部少一些。因为西部干旱,包括东部的台风,单产比往年下降,降幅了2.5%左右。
    辽宁应该都是一个富产,辽宁区域因为去年前年连续两年,因为干旱出现减产,今年的产量不是很多,处于恢复阶段。华北区域来看,河南减产,当地玉米棒比较,因为干旱的因素。山东、河北,山东还是有旱情的,后期需要调整。
    整体根据单产,包括我们对播种面积调整的预期,今年整体减产的数量,大概在1200—1300吨左右,数值高出一点,这些数据后期还要有进一步的考察调研,还要进行修正,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关注。以上是我汇报的主要内容,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