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杰论市---经济数据有压力,结构调整有支持

发布时间:2018-12-14 14:04:53

宏杰论市---经济数据有压力,结构调整有支持

针对今天公布的国内商品房销售数据,以挑毛病的心态我会做这样的算术题:商品房待售面积52627万平方米,比10月末减少162万平方米,那么按照这个库存去化速率,大约需要325个月,也就是27年,才能消化完。很显然,金融投资小伙伴们纷纷对此提出线性思维的批评。中国的房子,可以一个月销售100,也可以一个月销售5,用11月销售数据,用限购环境下的成交去化数据来简单类推,就跟按照春节那个月统计的话,那中国人平均一个月上班只有15天,结论不成立。
类似的通俗讨论,说明同样的经济数据,不同视角和不同立足点的解读,往往变成多空各取所需了。回到正题,今天国内公布的11月经济增长分项数据透出的总基调是,总量角度的稳中趋缓持续,结构调整的优化也同样保持。好的方面看,服务业中的战略新兴部分,依旧维持活力;投资环节的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成为对冲基建放缓的小亮点;进出口的出口仍保持净出口的明显好于预期。不太有利的数据是,消费环节的最终需求拉动,从平稳状态开始朝向持续放缓,这部分体现了收入增长乏力、房价压力束缚等可支配环节的约束,最终还是会回馈到房地产销售的库存去化压力上。
因此11月经济数据可以视作对周期下行压力的一个确认,考虑到三大攻坚之间的平衡要求,今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所以官方解读仍沿用了稳中有进的表述。我们也比较赞同经济数据有压力,结构调整有支持这样的判断,新旧动能和结构调整的此消彼长,需要一个心态耐受期,以纯线性外推方式,将总体风险进一步放大,这才是真正的后患无穷。
有一个政策期待的讨论点是,金融投行解读明年基建投资的发力点中,提出基建投资重点转向东部和发达地区,这和之前我们看到的所谓基建补短板说法好像有矛盾,这代表了什么政策含义?第一个直接的理解是,体现中央在推动基建投资缓冲的思路下,将地方债务风险和投资项目的优化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方,这和照搬当年大神牟其中建议在喜马拉雅山开个口子,完全不同。东部本身的债务风险化解更可持续,东部在率先发达后对于美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集中,所以将项目有需求资金有保障的基建重点,重回这些发达区域,是不增加投资环节债务风险基础上的理性之举。以这个视角衡量,明年基建投资和经济下行压力缓冲的各个政策环节上,风险可控风险利于化解风险不再积聚,这些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对此应该点赞。
从上述政策解析和三大攻坚稳步推进的协调平衡角度,商品工系总体全貌上,我们可以继续维持供应侧成果继续朝向中期再平衡区域缓中回落的预期,需求的增量推动继续减少,更侧重在回靠平衡区域的缓冲支持有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