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为己任

发布时间:2017-03-16 10:14:57
勇当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支撑
——在成都高新区2017年工作会上的讲话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范 毅
(2017年2月4日)
 
同志们:
2016年,是成都高新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开局之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省委“三大发展战略”以及市委建设国家中心城市157总体思路,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安排部署,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统揽,深入实施“七大行动计划”,保持定力稳增长,全力以赴抓双创,千方百计引项目,勇立潮头抓开放,建设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取得新进步,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年来,实施“双创大引领行动”取得重大进展。新增创新创业企业5200家、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的企业71家、孵化面积68万平方米,创客人数达10万人;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启动建设,启动西部首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全面共建国际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在科技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提升至第3位。
一年来,实施“产业大智造行动”迈出坚实步伐。引进过100亿元重大项目4个;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开局良好,不到一年引进项目33个,总投资605亿元;新增上规入库企业40家、A股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5家,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家,新增新三板企业数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第2,仅次于北京中关村。
一年来,实施“人才大汇聚行动”结出丰硕果实。引进了邵斯达克、夏普莱斯、约翰•戈登、毕晓普4个诺贝尔奖人才团队,聚集国家“千人计划”102人、四川省“千人计划”281人,人才总量达26.9万人。
一年来,实施“开放大融合行动”形成良好态势。打造了25万平方米的中韩创新创业园,与享有法国“硅谷”之称的索菲亚科技园结为“姊妹园区”,高新南区核心部分全部纳入自贸区建设范围。
一年来,实施“产城大提升行动”开创崭新局面。扎实开展国际空港新城托管前期工作,委托国际顶尖规划设计机构,初步编制完成新城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国际空港新城建设蓄势待发;小街区示范点、环城生态区建设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成为全市建设典范。
一年来,实施“体制大突破行动”增强发展活力。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科学排兵布阵,初步构建了“一区四园一城一镇”发展框架,一区多园模式形成。
一年来,实施“民生大保障行动”增进民生福祉。投入□亿元实施民生工程项目□个。新开办小学3所、幼儿园9所,新增医疗机构80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3%以上。分配农迁房10263套,安置拆迁群众12163人。
一年来,实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奠定坚实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得到加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交流选拔了一批干部到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新城建设、民生保障等重要岗位,创新开展党风廉政巡察,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成都高新区历史性跨越发展即将翻开新的一页,这些成绩,是全体高新人凝心聚力、团结奋斗、迎难而上的战斗成果。在此,我代表党工委管委会,向大家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成都高新区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成都开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航程,市委对成都高新区提出了“当好主支撑”的重大要求,成都高新区正面临多重发展机遇和政策利好,即将全面拉开建设国际国际空港新城的序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怎么看、怎么干、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事关成都高新区的未来和长远发展。刚才,苏鹏主任代表党工委管委会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2016年工作,全面安排部署2017年工作,大家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勇当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支撑
发展是主航道、形势是大逻辑。只有视野开阔,辨识国家、省、市发展主航道、大逻辑,才能把握机遇、从容前行,打赢新一轮发展硬仗。
(一)宏观经济形势蕴藏新机遇。
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为成都高新区跨越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面对经济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的突出矛盾,党中央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指出要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要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要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经过全国上下供给侧结构改革攻坚,目前部分行业市场出清、供求关系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经济增长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可以讲,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必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球范围内是确定性事件。这就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并将延伸到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本世纪中叶。
回顾成都高新区二十九年的发展历程,从零起步到产业增加值近1400亿元,10年时间基本建成南部新城,除了各方支持和广大高新人努力,就是赶上了好时代。当前,我们正在开发建设国际空港新城,一座近500平方公里的大规模新城,有的干部对“新城能不能建成、会不会把成都高新区拖入债务泥潭、会不会半途而废”等问题有疑虑,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仍在,只要我们把握节奏、加快进度,在国家发展的主航道里中流击水,就一定会在“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的时候,为成都贡献一座伟大、卓越的新城。
国家培育新动能,为成都高新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催生更复杂的新经济。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培育经济新动能。近年来,中央、省、市支持创新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之高涨,前所未有,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鲜明主题。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在国家、省、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我们要高举振兴实体经济的大旗,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聚焦创新发力,既重视推动跟随式创新,也重视推动颠覆式创新,打造一批企业创新的“高新军团”,把建设国际创新创业中心推进到新阶段新水平。
(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赋予发展新方位。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确定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提出“157”总体思路,标志成都发展将从“西部边沿”走向“国家中心”,进入国家战略的重要布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都高新区在省市发展大局中的工作摆位。去年11月初,良智书记到成都高新区专题调研,提出了成都高新区要“当好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支撑”的重大要求,并指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个目标、五维支撑、七大任务”上面结合得最紧密的是成都高新区,“五维支撑”成都高新区都应该走在最前列、干得最主动。这将是成都高新区快速增大经济总量、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的重要机遇。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成都高新区要融入全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航道、大逻辑;深刻认识“当好主支撑”是市委赋予成都高新区跨越发展的新方位,是成都高新区率先发展、重点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刻认识成都高新区在省市发展大局中的责任使命和历史担当,成为省市发展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
广大干部要统一思想认识。“当好主支撑”与成都高新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我们建设国际创新创业中心、深入实施“七大行动”,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为西部经济中心的产业主支撑、西部科技中心的创新主引擎、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标志窗口、西部文创中心的高端典范。因此,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发展定位不动摇,又要坚持策略与时俱进,与市委新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相适应,把蓝图变为现实。党工委管委会提出构建“一区四园一城一镇”发展模式,就是着眼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统筹空间发展,更好地建设国际创新创业中心;提出“一极两区一新城”工作重心,就是对应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五维支撑”,推动市委、市政府部署在成都高新区落地生根。
(三)国际空港新城建设开辟新征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成都高新区即将托管国际空港新城。在省、市全力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的背景下,国际空港新城是成都“双核一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重要职能。市委、市政府把如此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由成都高新区承担,充分体现了对成都高新区的高度信任,更是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要以“新使命、新征程、再出发”的从容豪情,奔赴新战场、创造新业绩。
开发建设空港新城是重大机遇,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图景,必须要树立新理念新思路。在宏观环境上,全球化进入2.0时代,带动城市国际化、公民全球化、消费跨境化,中国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这些新变化决定了今天的空港新城建设,有别于过去所有的新城建设。必须在顶层规划上,吸收借鉴日本东京等国际国内卓越新城建设的经验教训,建设一座未来之城、科技创新之城、宜居宜业之城。在发展理念上,树立新人口红利理念,吸引拥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型全球公民。在创新领跑上,秉持“创新无边界”理念,打造创新生成系统,聚集市场化全球合作的多元科教机构、专注高科技的耐心资本、初创企业以及成熟企业。在产业定位上,坚持“看二十年、干十年”,适应产业快速迭代的趋势,加快形成临空型产业、智慧型产业和生态型产业,打造成为全球新枢纽经济领航者。
(四)多元政策叠加带来新动力。
当前,成都高新区多重机会窗口开启,多元政策叠加。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都高新区肩负先行先试、改革探路的国家责任,为跨越发展带来新动力。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无论是示范区还是自贸区,就是要试验,大胆试、全面试,真正试验出好的东西来,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要趟出一条新路。成都高新区近三年新设企业数量超过过去二十多年的总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事制度改革、创新创业改革。成都高新区改革创新还有很大的潜力。一切以市场主体需求为改革导向,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改什么,一切束缚创新创业创造手脚的政府管理方式都要彻底改变。开放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开放从来就是成都高新区的最大优势,越开放越能发挥成都高新区的功能优势。建设自贸试验区,要按照最高开放度的理念,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对标衔接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紧紧瞄准世界上最优的营商环境,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的新举措、新经验。制度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各种政策区,要通过探索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给市场腾出更大空间。要落实降成本要求,在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研究分析制度规定存在哪些问题,多搞“单一窗口”,减少审批环节,首先是放开,然后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管控风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动力。预期红利将进一步释放。成都高新区政策叠加、各种创新要素迅速聚集、经济发展基础好,社会各界一致看好,去年我们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签订了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中国铁建在内的很多大型央企,都要到成都高新区投资,而且投资额巨大。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的。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成都高新区发展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成都高新区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主导产业发展水平、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高水平建设空港新城面临的诸多挑战;三是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四是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不紧,新的经济增长点贡献偏低;五是工业和招商引资方面大项目储备不足;六是随着国际空港新城建设的深入推进,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平衡财政收支还有一定困难。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乘势而上,开拓奋进,奏响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主旋律
形势已经认清,机遇就在前头,任务必须明确。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 “157”总体思路以及市委对成都高新区“当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支撑”的重大要求,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构建“一区四园一城一镇”发展模式,突出“一极两区一新城”工作重心,深入实施“七大行动”计划,加快打造经济核心增长极、国际办公区、创新驱动核心区、具有世界水平的国际空港新城,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要统筹考虑空间发展:“一区”即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利用好示范区的金字招牌,把各项政策优势覆盖全部区域;“四园”即高新南区、高新西区、天府国际生物城、国际国际空港新城,是我们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的主战场主阵地;“一城一镇”是按照市委要求,发挥成都高新区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把示范区政策覆盖到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联动带动郫都区菁蓉镇发展。工作重心就是“一极两区一新城” ,即加快打造经济核心增长极、国际办公区、创新驱动核心区和具有世界水平的国际国际空港新城。
(一)统筹推进空间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
一要高水平推进高新南区发展。高新南区是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地,是现代城市形态的标志区域。要突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金融中心、双创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专业会展中心,建设形态现代、环境宜人、充满时代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集中展示窗口。进一步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用好充裕的商务楼宇资源,突出国际接轨,积极构筑总部经济优势,发展壮大金融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专业服务,打造高档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为立足成都、服务西部的现代商务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强配套、优品质、畅交通、树特色,加快打造一批小街区规制示范点,充分展现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风采。
二要高水平推进高新西区发展。高新西区是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校地合作示范区,是稳增长、促外贸、拉动经济总量的重大平台。要按照工业“一业定乾坤”的要求,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在“稳”字上下功夫,做好重点企业服务,重视中小企业成长,促进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在“强”字上下功夫,“加粗”“拉长”集成电路产业链,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西部极核地位,巩固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影响力;在“新”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型光电显示产业,强化在OLED显示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在“创”字上下功夫,以电子科技大学为核心打造知识经济片区,以“一校、一带、一镇”为核心,打造40平方公里“校地军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在“优”字上下功夫,既要大力引进和转型升级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能耗低的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用先进标准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又要加快优化和完善生产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地,大力改善西区要素保障滞后局面,高水平打造生态工业园区。
三要高水平推进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生物城是生物医药产业开疆拓土的新天地,承载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转型升级的希望。从国际国内看,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要乘势而上,以生物城建设为载体,推动生物产业超常规发展,迅速做大做强。要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完善规划体系,大力推动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形成承载力、形成声势。要引导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智慧健康等高端优势企业聚集,促进全球高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加快聚集,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双创人才栖息地、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国际化生命健康小镇。
四要构建与空间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空间是战场,就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前敌指挥部”。目前,成都高新区空间范围空前扩大,任务重、人少事多,良智书记希望我们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防止体制机制回归,最大程度激发干部活力。要按照“管理上扁平化、高效率,人员、机构高度精简,缩短决策链和执行链”的思路,优化管理架构、创新管理模式,让指挥权要不断前移,让干部走向前线,让一线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断、去执行。已经设立的园区管理机构就是能力交付平台,要进一步充实力量,守土有责,对功能园区发展负主要责任、无限责任,做到园区内的事情不上交,就地解决。各部门要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下沉职能职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体制机制。
(二)着力打造经济核心增长极,成为西部经济中心的产业主支撑。落实“当好主支撑”的重大要求,首先是经济主支撑、产业主支撑。当前成都迈上万亿元经济高原,但成都高新区“海拔”还不高。要深入实施产业大智造行动,大幅度提升成都高新区在全市经济占比,十年内提升至20%以上。
一要统筹抓好稳增长工作。稳增长工作压力仍然很大。要抓好投资促进,以项目为中心抓投资工作,紧紧围绕国际空港新城、交通、能源、水利、环境、配套设施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千方百计扩大工业、技改投资。发挥稳增长政策指挥棒作用,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引导重点企业稳产扩产。加大重大项目促建,继续实施“项目促建集中攻坚”行动,加强要素保障、清除项目建设障碍,推动社会投资项目加快建设和投产达产。
二要抓好招大引强。大项目是做大经济总量的,没有这些大的项目引进、建设和投产,成都高新区经济总量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因此,要再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巨大、技术水平高的先进制造项目,确保每年要引进100亿元的项目1个以上。同时又要引进一批有前景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壮大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动能,形成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三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条长、渗透性强,技术创新活跃,具有广阔前景,发展“天花板”还远远没到。要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巩固全球影响力,从产业基础层、应用层、创新融合层全面发力,力争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壮大成为五千亿级大型产业集群,形成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四要抓好新千亿产业培育。产业发展要“多业支撑”。根据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四川省、成都市产业发展导向,结合成都高新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要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和生物两个主导产业以及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金融、电子商务三个细分产业新千亿集群。2020年前,将高端装备、金融两个产业培育为千亿产业集群,2025年前,将生物、电子商务、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三个产业培育为千亿产业集群。
(三)着力打造创新驱动核心区,成为西部科技中心的创新主引擎。落实“当好主支撑”重大要求,要在创新驱动上发挥主引擎作用,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统揽,深入实施双创大引领、人才大汇聚行动,保持战略耐心,摘取创新发展高处的果实。
一要突出招才引才育才。实践证明,一个人才引领一项科技创新,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要改进人才评价体系,多引进连续创业者、高技术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目前成都高新区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力度是空前的,人才政策在全国具有竞争力。要大力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等顶尖领军人才。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解决后顾之忧,使各类人才留得住、能扎根、事业能发展壮大。
二要突出培育壮大企业。以微软云加速基地、华为创新基地为依托,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创新创业。大力实施“微巨人企业培育工程”,锁定培育一批优质上规入库企业、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改制上市企业,形成创业军团。深入实施校地军民协同创新创业,深入推进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知名高校的务实合作,探索与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洪堡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名校合作的新模式。
三要深入实施“创业天府·成都高新区引领工程”。持续推进“创业天府·菁蓉汇”成都高新区系列活动,营造良好创业环境氛围。建设全国领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快一批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建设,构建信息资源、公共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标准创新、成果转化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着力打造国际办公区,成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标志窗口。落实“当好主支撑”的重大要求,要在成都高水平双向开放中打头阵,深入实施开放大融合行动,成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标志窗口。
一要加快自贸区建设。成都高新区在省市自贸区布局中占据核心地位。既要加快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实现与上海等地自贸区无差别制度,又要创造新经验、新模式,成为内陆自贸区建设的标杆和示范。坚持开放促改革。深入开展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事中事后监管等制度创新;打造智慧政府升级版,持续推动社会领域改革创新。要突出高新特色。重点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自联动”发展,实施国际顶级科技园合伙人计划(TSPPP),探索“业界共治+社区自治+法定机构”协同发展架构、“科技园区+众创空间+投资基金”产业发展框架,汇聚全球技术创新团队,打造全球科技园区自由贸易合作枢纽。
二要加快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要有一个服务广大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成都高新区最有基础完成好这个任务。要加快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大力引进银证保类法人机构和区域总部,做大做强国资金融板块,大力发展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和地方产权市场,规范发展地方金融机构。要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创新。抢占金融科技战略高地,支持要素交易所、征信评级、支付、智能投顾、普惠金融等应用方向的金融科技产业,大力引进金融科技龙头企业。成立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吸引金融领域专业人才,推动区内金融机构向金融科技机构转型。要运用金融手段提升产业发展。促进中央层面基金与地方基金协调互动,引导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本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推动并购重组,整合提升优势产业。
三要大力推进国际化园区和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中韩创新创业园,全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全国一流的众创空间。深化同欧盟合作,完善“中国—欧洲中心”6+N功能布局,争取纳入中欧合作战略规划,打造中国西部尤其是四川省与欧盟进行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加快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积极探索产业、生态、人文高度融合的建设管理机制,集聚云计算、物联网、总部结算、大数据等先进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引进知名公司跨大区功能中心,包括销售型总部、结算型总部,工业总部、能源总部,行政总部与结算中心、研发中心。
(五)加快建设国际空港新城,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临空经济门户。开发建设国际空港新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快字当头,兵团作战,加劲加力推进空港新城建设。
一要高标准编制规划。顶层设计,将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异常重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机场及周边地区的功能定位、资源禀赋、用地性质和产业布局,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今年就是规划年,在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出来后,要编制好各类专项规划,尽快启动国际空港新城土地利用、综合交通、生态控制、社会事业发展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并在起步区范围确定后迅速开展控规、城市设计等规划编制。
二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重点推进道路、公共交通等互联互通,构建智慧便捷的基础设施。坚持配套设施同步,加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生态休闲、雨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变电站、通讯基站、生活垃圾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大型文化体育场馆、医院、学校、商业设施等合理布局。
三要储备和招引重大项目。项目质量决定空港新城建设质量。要围绕临空型产业,建立招商项目储备库,加强项目包装、推介,筛选引进一批临空经济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要围绕创新驱动,引进高水平大学、研发机构、科学设施、开放式创新平台等项目。设立国有空港产业开发建设公司。
四要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征地拆迁是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的关键环节,关系空港新城建设进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做好摸底工作,借鉴全国其他城市大规模拆迁安置的成功经验,认真总结高新区20年来拆迁得失,积极采纳简阳市意见,结合当地实际需求,统筹创新,制定合适的拆迁安置办法,既为国际空港新城快速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又坚决维护群众合法、合理利益,在制度机制上大胆创新,争取广大拆迁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共同推进拆迁安置顺利进行。 
四要坚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国际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涉及范围广、人口规模大,托管工作千头万绪,要把稳定作为头等大事,切实抓牢抓实抓紧,确保有序平稳过渡,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工作组要迅速、平稳进驻托管区域,全面摸清情况,深入细致做好干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回应广大干部群众对幸福美好未来的向往,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预期。要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畅通信访维稳渠道,妥善处理拆迁安置、矛盾纠纷等社会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力确保城市安全、市民安宁、社会安定。
(六)坚持从严从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决贯彻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的党建思想,认真落实从严治党重大要求,着力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生动局面,为推进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要强化政治意识,自觉担起“第一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工作是最大的主业、是不可推卸的份内职责”的理念,切实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严格落实“一岗双职”,统筹推进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做到“两轮同轴、力度统一”。要加强党建工作考核力度,把落实责任、抓党建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和考察,建立实施党建工作“一票否决”制度。
二要加强思想建设,持续拧紧“总开关”。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带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健全完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进党内集中教育向经常性教育转变。要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办好“一报一台”,更好地传播高新声音、讲好高新故事,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营造良好氛围。要提高舆情稳控工作水平,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要加强高新智库建设。
三要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要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基层党建示范区,着力打造一批“双强六好”的基层示范党组织和高新基层党建品牌。要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坚决落实中央“好干部”标准、“三严三实”要求和省委“三重”导向、“三个六”用人要求,重视从“一区四园一城一镇”主战场和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选拔使用干部,特别是要用好“五讲三专”干部。要加大干部培养力度,建立“高新区战略预备队”,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四要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要持之以恒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十条实施办法”,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要严格执行干部下基层系列硬性制度,推动“走基层”活动常态化,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切实解决群众、企业急需解决的困难。
五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要严格党内监督,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加大“一案双查”和问责力度,着力打击“微腐败”,持续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巡察,突出政治巡察,强化成果运用,始终做到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要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加大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力度,深化“廉洁高新”建设,推动全区形成拒腐倡廉良好氛围,巩固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提振精神,纯洁队伍,锻造一支干事创业冲锋陷阵主力军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要出成绩,贵在精神。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成都高新区跨越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任务艰巨、前景美好,只要我们提振精神,胸怀梦想,敢于拼搏,敢于坚持,建设国际创新创业中心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一)放飞创新创业的高新梦想。高新人区别于其他传统区域干部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我们始终有梦想——有创新创业的高新梦想。这种创新创业的高新梦想根植于高新人的精神血脉,是高新人最鲜明的特质、最珍贵的品质,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精神灯塔。
一要有使命必达的坚定信念。高新人始终有必胜的信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高新人都是一往无前。建区二十九年来,我们始终秉承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奋勇前行,从无到有地培育了电子信息产业,让成都、让四川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的重要一极,用130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了一个中等市州的经济规模。今天,市委再次赋予成都高新区“当好主支撑”的新使命,把开发建设国际空港新城的重大任务交给了成都高新区。领导重托,人民期盼,我们必须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关键时刻,攻坚克难。我们必须有一支胸怀梦想,意志坚定,敢打硬仗的队伍。哪里需要我们,哪里就是高新人的主战场。要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精神境界。我们坚信,当成都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成为现代、富庶、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哪怕高新人光荣“退休”了,我们终将无愧于这个时代。
二要有勤恳踏实的亘久情怀。良智书记去年两次专题调研成都高新区,对成都高新区干部队伍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成都高新区的干部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绝大多数干部在拼命干活;规矩意识强,人际关系简单;制度运行成本低,效率高”,期望成都高新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干部的摇篮”。良智书记作为一名老高新人,一直支持成都高新区创新体制、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反对“劣币驱逐良币”、坚定支持成都高新区走体制新区之路。书记也时常跟我讲,成都高新区的干部队伍就是要与众不同,要始终秉承和发扬高新人勤恳踏实的情怀,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品格。这种情怀,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在任内” 、甘当“种树人”“铺路石”的豪迈与豁达;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勇于拼搏、无私付出的坚毅与执着;是促进高新人成长进步、推动成都高新区跨越发展的精神源动力。逆水行舟,不养懒人,我希望所有的高新人和成都高新区一起成长。当然,党工委管委会会尽最大努力为大家创造好的条件,但那些不想、不愿、不能融入高新发展主战场、主航道的人,终究会被滚滚历史洪流淘汰。
三要有把工作当事业追求的崇高取向。有些地方的干部习惯于把工作当任务、为完成任务干活,而高新人骨子里就是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对工作、对事业总是能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至深。高新人就要始终把自己的发展、高新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去钻研、去拼搏、去奋斗,拎着乌纱帽干事创业,绝不捂着乌纱帽当官。只有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才会对工作怀有敬仰之心、珍爱之情;才会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甘心做事;才会克服浮躁的情绪,克服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心态;才能有遇到困难不畏惧,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豪气。
(二)传承务实求理的高新方法。务实求理就是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探求真规律,就是要实事求是、少讲空话、多干实事。要把务实求理当成一种品格去塑造,当成一种精神去追求,当成一种习惯去培养,当成一种方法去实践。
一要真抓实干。真抓实干,是务实求理的核心要义。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能落实就是白条。成都高新区既是新区,也是基层,在这里没有更多的大道理,需要脚踏实地的真本领。一切为了胜利,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将各方面资源力量进一步向“一极两区一新城”的重点工作汇聚,才能将各级干部的工作重心进一步向经济工作集中,才能完成好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当好主支撑”的任务。要大力弘扬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以“钉子回脚”精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形成重落实、抓落实、促落实的鲜明导向。要坚持贯彻“四点工作法”,紧盯目标抓重点、注重过程抓节点、整合力量抓难点、量化评估抓考点,让落实掷地有声。要建立结果实绩导向的运行机制,实绩导向就会导致内部机制简单、风气正派,心里想着企业和群众的实干者更多,才会营造出优秀干部辈出、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二要精于专业。精于专业,是务实求理的要求。省委对干部提出了“五懂得”要求,市委对干部提出了“三专”要求,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成都高新区无论是发展产业、推进示范区自贸区建设,还是开发建设国际空港新城,都需要一大批行家里手。要推动干部队伍专业能力建设。领导干部要观大势、谋大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方法,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要培养广阔的视野和科学的决策能力。普通干部要富有“工匠精神”,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到政策懂、业务精、措施实,也要跨领域成长,深入商业、经济、科技等实践一线,成为政务服务的能手、规划建设的专才、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行家。今后要更加强化干部的培训、开阔干部的眼界,走“专、尖、特、精”的干部培养之路。比如:泰州医药高新区将20余名新进优秀硕士、博士年轻干部人才,先选派到国家食药监总局挂职锻炼集中学习医药审批管理半年后,再回园区负责企业新药审批等工作。成都高新区要学习借鉴,让干部在专业化道路上越走越远,打造一支专业敬业的干部队伍。
三要聚焦发力。聚焦发力,是务实求理的策略。要抢抓“战略机会点”。当前成都高新区政策机会叠加,处于国家、省市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的重大机会窗口,要敢于在这个战略机会窗口开启的时期,找准成都高新区的发展机会,盯住战略目标,聚集力量,密集投资,饱和攻击,纵深发展,横向扩张,把发展目标变成现实。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铺大摊子。要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要聚焦生物城带动发展,要聚焦空港新城大干快上,持之以恒,十年几十年一以贯之发展,绝不在困难面前退缩,也不在负议论中犹豫。每个单位、每个职能部门、每位干部都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区分形式和内容,牢牢围绕中心工作、围绕主要目标、主要任务,聚集能量,在主航道上往前冲,干出一番骄人业绩。
(三)凝聚忠诚担当的高新力量。高新力量就是全体高新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只要广大干部有梦想、有激情、有干劲,我们就能无往不胜。
一要绝对忠诚。忠诚就是恪尽职守、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对党忠诚最重要的是严守政治纪律,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省市和成都高新区的各项决策部署。要忠诚于党的信仰和组织,保持政治定力,坚决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坚决恪尽兴党之责,坚决维护党的形象。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把稳法纪戒尺,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忠诚于事业,忠诚于中央、省委、市委赋予成都高新区的历史使命,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执行力,要加劲加力干,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
二要敢于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在“一区四园一城一镇”主战场上,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上甘岭”需要攻克,关键时刻能豁得出、顶得上、靠得住、拿得下的才是好战士、好干部。要恪守“干部要干事、为官要有为”的从政操守,要有“吃透问题”的钻劲、“拼命三郎”的拼劲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抛开个人私心杂念,聚精会神去干,放开手脚去闯,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勇于解决问题。成都高新区发展到今天,就是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前进的。创新到关键点,面临的都是挑战,改革至深水区,面临的都是难题。高新人要有自我革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精神,要敢于和高的比、和强的拼,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奋勇前行。
三要团结协作。万众一心,其力断金。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成都高新区跨越发展是大河奔腾的壮丽场景,是时代赋予的国家使命,是每一个高新人成就梦想的舞台。壮丽的事业,需要优秀的人才。英雄不问出身,人才不限身份,要坚持五湖四海广纳贤才,把一切热爱成都高新区,有专业、有技能、有经验、有激情的贤才汇聚到成都高新区来。要加强干部人才循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成都高新区事业需要一代代高新人前赴后继、矢志不渝。“老高新人”要承前启后、薪火相传,要不断创新、保持革命的激情;“新高新人”要传承文化,融入团队,虚心学习、迅速成长,要敢于打破传统、追赶潮流、拥抱变革。要创新人才的使用途径,鼓励各战线的优秀干部人才到最艰苦的主战场作战,让干部轮岗锻炼,在空港新城、生物城等前线接受磨炼,在万马奔腾的疆场中接受洗礼、锻造本领,让每一名干部在成都高新区有劲头、有奔头、有盼头。
同志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都高新区开启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新航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和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干,当好主支撑,早日建成国际创新创业中心,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